故事五 汪前的纸扎匠艺

定西日报 2018-05-30 00:00 大字

生活在陇西县通安驿镇牛站村的汪前有着一身绝技,他是当地有名的纸扎艺人,也是一个特别在乎自己纸扎手艺的好匠人。他制作的纸扎逼真生动,色彩浓艳,造型古朴。同时,汪前老汉对于纸扎背后蕴含的丧葬文化内涵也都了如指掌,能对着实物一一道来。

汪家爷孙三代都是纸扎艺人,他们村及周边乡村丧葬中大多都使用他的纸扎,也有城里人慕名而来,选用他的纸扎。汪前今年67岁,十四五岁跟着父亲汪怀仁学做纸扎,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在当地,纸扎也叫纸货、纸活等,现在当地纸货店大都使用印制的纸材了,但汪前一直坚持他手工精细制作的技艺。从竹条造型架子的制作、糊纸再到纹样的手绘,全都是他亲手制作。汪前老汉还是一位画庙的高手,附近庙中很多画像都是他来画的。他向我们展示了吸收敦煌飞天造型而成的神像。他说,画庙的手艺也是跟着父亲学的。

在陇西地区,传统丧葬中使用的纸扎多是“三人一马(驴)”。在当地,人去世后,会烧纸货来祭奠亡人,但当地丧俗是人去世的前三年,只能烧“三人一驴”,三年后才能把驴换成马。这是因为当地把马视为“旱龙”,人刚去世时还无法驾驭“旱龙”,所以先用驴后用马。在当地,这种独特的丧俗很多纸货艺人都已经不太了解了。他们只保留着制作纸扎的技艺,但是背后的文化却在慢慢消失。非遗的传承首先是文化持有,其次是与文化持有所匹配的技艺传统。汪前老人,是一个既有手工技艺,又知文化持有的匠人。

汪前因为有绘画的基础,所以他所做的纸扎都很注重比例及细节,比如人物的五官和整体比例、马和驴的姿态等,都是他鉴别一个纸扎好与坏的标准。他也非常注重传统和规矩,他觉得纸扎除了外形以外,上面绘制的图案都是有深层含义的,不能乱画。像他这种坚守着文化的民间艺人实属难得,他现在在教大儿子汪锦舟的时候,就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制非常重视。汪前老人的传承价值观,正是当前很多民间艺人要学习的品质。只有文化持有与技艺精湛相结合,才能使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新闻推荐

陇西国地税建立“微信群”提升合作办事效率

陇西讯为进一步深化国地税合作,方便双方人员沟通联络,陇西县国地税联合建立了“陇西国地税合作微信群”,实现国地...

陇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陇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