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搭档的致富路

定西日报 2018-03-15 08:45 大字

通讯员张登华

早晨,温暖的阳光洒满了陇西县碧岩镇村民茹随柱的院落。

院门口,两位民工正拿着水枪清洗黄芪。一遍又一遍的冲洗过后,原本带有泥土的黄芪显得白净、清新了许多。在房子跟前的文化广场上,铺着干净的防水油布,3台看似简单的机器正在油布上不停地运转,一台吹风机、一台分拣机、还有一台筛杆机。经过吹、分、筛三道工序后,散发着淡淡药香的黄芪切片按照等级打包,并整齐地码放一旁。

笔者与负责拉运黄芪的村民苏翻生谈起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黄芪加工点的“前世今生”。

苏翻生介绍,这个加工点是他和邻村的搭档——茹随柱合伙开办的。十年前,他俩就一起做中药材种苗贩运生意,通过这些年的打拼,他们将眼光由单一的种苗贩运投向了集黄芪种苗贩运、药材收购、清洗、切片、加工为一体的流水线。在资金投入上,他的5万元***贷款加上茹随柱在当地信用社贷的20万元,全部用在了中药材收购加工上,按照“款息同负、风险共担、利益均分”的办法,两个人共同负责黄芪的收购、加工、销售等。眼下春暖解冻,黄芪种苗已开市,他俩正赶紧加工去年收购的黄芪,以便全身心“迎战”马上到来的黄芪种苗市场的黄金期。

笔者发现,这个黄芪加工点现场除了在当地雇佣的两名女工外,还有苏翻生的妻子李根花,茹随柱的妻子李淑娟,总共6人。因为是周末,两家在当地上学的孩子不时来给父母打下手。

“黄芪大量上市的时候,我们要雇了十几个工人。年均收购、加工、销售黄芪40吨左右,收入比十几年前单纯贩运种苗要好多了。”苏翻生说。

谈到今后打算,苏翻生介绍,虽然自己右腿有点残疾,但是近些年通过政策扶持和个人努力打拼,他家已经甩掉了穷“帽子”。目前,他的小儿子正在上初中,各项扶贫政策还在继续享受,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把书读好,还希望自己和老搭档茹随柱的黄芪生意能够做得更大一些。在资金允许的时候,他俩也想成立一家中药材加工合作社,那样他们就可以吸纳附近的村民,扩大经营规模,不仅带动其他村民一起致富,还能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临近中午,苏翻生让儿子到镇上买些面条回来,自己则骑上三轮摩托车去库房拉运黄芪……3台加工黄芪切片的机器还在满负荷运行,两辆白色轻卡车在广场上显得格外耀眼,那是苏翻生和茹随柱平时收购药材的专用车。

新闻推荐

老人散步迷了路 铁警帮忙找亲人

本报讯一位来宝鸡走亲戚的甘肃老人,在高新区千河镇遛弯时迷路,幸好车站民警及时相助,老人才安全回家。3月2日,老人的家属来到西安铁路公安处千河站派出所,给民警送来了锦旗。2月25日下午上班不久,...

陇西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陇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