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种政策“梧桐树” 引人才“凤凰来”

定西日报 2018-01-26 15:09 大字

本报记者马国旗晁君杰

王霞飞

在陇西,有农民工13.06万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8000多人,而这个数字,正在逐年增加。

论发展程度,论区位优势,论就业岗位,陇西不及兰州、西安,与“北上广深”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然而,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创业创新的种子正在“中国药都”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

在“陇西合伙人”众创空间里,“世界因创新改变,梦想从创业起飞”的标语激励着每一个创业者。入驻的青年创客团队正热火朝天地开展工作,有的忙着商议研讨活动方案、有的潜心攻克技术难关、有的正与客户进行洽谈,一个个创意在这里不断涌现。

在这儿,汇集了高校毕业生、退转军人等高端人才的创客团队入驻。

卢刚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是一名军官,领着国家发的“高工资”,但他并不安于此状,心中深埋着的创业的种子不断长大。

在与朋友偶然的一次聊天中他得知陇西有个“陇西合伙人”众创空间,不仅有早期办公场地免费,而且还有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创业实训和导师培训等全方位创客服务,这些优惠一下子吸引他踏上了创业的征程。

1月17日,卢刚的甘肃盛会商贸有限公司就落户在众创空间,开始做起了红酒生意,开业短短几天就卖出了三万元的货物。

年轻就是资本,既然有想法为何不去试试呢?

与卢刚一样,被众创空间的孵化模式吸引的还有刘伟卫。起初他只是承包了众创空间的装修工程,随着对平台的深入了解,他果断将他的万青装修有限公司搬进了这里,并成为“陇西合伙人”的合伙人之一。

给钱给物不如给创业者们一个发展的平台,帮助他们找到致富门路。陇西合伙人众创空间的负责人李凤成说:“要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还是要靠青年一代,帮助他们完成创业梦想,让更多的创业者‘抱团\’发展。”

大学时干过兼职、办过培训班的李凤成深知一个人创业的艰辛。他在同学“南京江宁合伙人”发起人刘伯敏的影响下,联合成立了“陇西合伙人”。从此,每一个创业者便不再是单打独斗。

一台电脑,就可开启一段创业路。“众创空间”这种便利化、低成本的服务模式,拉近了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创客们纷纷一头扎进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创造着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奇迹。目前,“陇西合伙人”众创空间团队已有成员64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才30岁,最小的仅22岁,孵化企业8家。

企业及创客住进来简单,如何待得住、用得好、流的动?众创空间通过与当地政府、大企业对接,引进项目帮助入驻企业和个人发展;通过创业培训让企业之间相互分享、相互支持,抱团发展。“大带小,小抱团”的众帮模式让小微企业有了“好帮手”,快速成长。刘伟卫说:“通过合伙人这个平台,我们已经成功接到了好几个装修项目。”

“陇西合伙人”众创空间是陇西双创工作的一个缩影。

合伙人抱团创业,将创业者们“扶上了马”;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则将创业者们“又送一程”。

陇西县作为省级双创示范区,已大胆大步“探路”,积极搭建“双创”平台。2016年3月,陇西县启动建设了陇西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成功申报省级创业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2个,组织申报市级创业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2个,认定县级“双创”示范基地10个,成立了创业协会2个、陇西合伙人创业联盟1个。

政府搭建创新平台,通过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导航、技能培训等服务,采取“先项目、再培训、后实践”的接力式孵化模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工作方案。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陇西13万劳务大军创收25亿元

陇西讯(通讯员王惠华)2017年,陇西县劳务输转工作按照省、市、县劳务输转工作安排部署,把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和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劳务输转工作助推***精准脱贫...

陇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陇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