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2年坚守,从“平安”走向“长安”“大综治”织出定西平安“网”

定西日报 2017-11-27 09:26 大字

本报记者文举张莉芳

从“街头”延伸到“心头”的安全感

“屯警街头,屯安全感在群众心头。”走进临洮县城,一支“特殊”的队伍吸引了记者的眼球:临洮县“交巡警合一”全能型巡逻队或维护治安、或管理交通、或服务群众、或抓捕罪犯。

“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动中备勤\’。”临洮县综治办主任刘炳宏介绍说,以前,巡逻人员在办公室坐等指令,现在勤务模式的改革,把巡防队员主动投放到街面,在动态中处警,遇有紧急情况能够快速集结、迅速到位。同时,勤务模式的改革,使出警的半径更小,速度更快,城区出警缩短到3分钟以内,处警效率提高了一大截。

据了解,2015年定西市制定下发《定西市推进城区大巡防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就城区街面巡防工作进行了科学谋划。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推进专业联防队伍与公安交巡警有机整合,完善“屯警街面、动中备警”的全时段多点位、网格化武装巡逻防控机制。

“与过去交警只管交通,巡警只管治安的‘交巡分离\’模式相比,交巡警合一制度优化了警务资源配置,提升了快速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市公安局公安支队支队长陈尚智告诉记者。

“多亏了这帮娃,这可是我所有的家产啊。”今年66岁的拾荒老人丁大爷面对失而复得的3万元现金,喜极而泣。原来,老人是陇西县巩昌镇张家楞村人,在拾荒中不小心将准备拿去存的3万元现金遗失,老人发现后,立即向路边交警说明了情况。接警后,巡防大队发动附近所有警力,最后在老人去过的垃圾站找到了丢失的现金。

翻开巡防大队的工作相册,找回走失儿童、救助拾荒老人、学生上下学护学……每一张照片都清晰地记录了每个温暖的瞬间。

陇西县城区交巡警大队大队长张海娟告诉记者:“这种事要是放在以前,交警可以不管,因为不属于管辖范围,但现在不管就是失职。”张海娟所在大队的87位女交警,一天24小时无缝对接负责城区各个路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的安全通行,市民亲切地将其称为城市的“安全屏障”。

“截至目前,全市专职巡防力量已达到500多人,划分了30个巡防区域,配备了150多辆警务巡逻车。”陈尚智介绍道,全市在加快大巡防体系建设的同时,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全市建立了1427个警务室,做到了领导带班、门卫值班、夜间巡逻和重点要害部位值守“四落实”。

安定区东方红中学警务室保安班长高勤告诉记者:“汽车站派出所民警会定期来学校给我们一些工作上的指导,我们管理也就有经验了,现在社会人员进入校区扰乱校园秩序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同时,定西市进一步强化对重点行业场所的管控,全市76家网吧、709家旅馆、90家娱乐场所全部安装了信息系统,289家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

“我这里的9个高清摄像头在去年8月份全部接入到镇上的合成作战室,在管理上省心多了。”位于定西市商埠重镇、陇中“旱码头”的陇西县文峰镇嘉兴网咖店老板杨旭很是高兴。(下转第二版)

“车门忘锁,车窗没关在路边停了一晚上,落在车里的一万多现金第二天竟然还在。”日前,记者在安定区新城街头采访时一位兰州籍老板用不可置信的语气告诉记者。

近日,定西市喜获“2013—2016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实现三连冠,并首次捧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此项殊荣,就是给这位外地老板最好的答案。

“长安杯”是中央综治委设立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最高奖项,反映一个城市的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水平。获得参评资格的城市,必须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单位)”,才能获评“长安杯”。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单位)”评选,每四年才开展一次。这意味着只有连续12年保持“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单位)”,才能获得“长安杯”。

12年来,定西市紧紧围绕平安定西、法治定西建设,认真履行“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任务,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举措,全力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努力打造综治“升级版”,为群众织牢安全网,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新闻推荐

福星镇“三带三促”夯实党建基层基础

陇西讯(通讯员苟雪红马彦龙)今年以来,陇西县福星镇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效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推进了该镇各项工作开展。该镇通过党委...

陇西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陇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