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变“谐和”?整治傍名牌要不留死角

济南时报 2021-03-08 13:47 大字

“以前以为,县里的协和医院是隶属于北京协和医院的,后来才听说这个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没关系。今年看到网上好多这种协和医院整改的,但是发现这家医院又改名为谐和医院,读音上与协和医院非常相似。”近日,有甘肃临洮的网友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留言,表达疑虑,希望相关部门关注,既然整改就整改得彻底。(3月7日《健康时报》)

“协和”变“谐和”,同名变谐音,看似是一种改变,实则是一种变通,换汤不换药,换名不换“本”,依然在傍名牌的圈子里打转,依然构成侵权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等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谐和医院”虽然未对“协和医院”作相同使用,却做了近似使用,很容易引发医疗混淆,很容易引人误认为“谐和医院”与“协和医院”存在某种特定联系,在本质上依然属于傍名牌行为。

今年3月1日施行的新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也从名称登记管理的角度对傍名牌进行了规制——企业名称不得有“可能使公众受骗或者产生误解”等情形;申请人提交的信息和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并承诺因其企业名称与他人企业名称近似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利用企业名称实施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协和医院”变“谐和医院”,从表面上看是涉事医院耍了小聪明,打了擦边球,实际上是监管部门整治不彻底,监督不到位,这样的整治有形式主义之嫌,不仅留下了傍名牌的尾巴,也戕害了监管公信力。从去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连续下发多个通知,态度坚决地安排清理整治傍用协和、华山、同济、华西、湘雅、齐鲁、同仁等知名医院字号的问题,并划出整改时间底线,要求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今年3月15日前上报清理整治情况。然而,截至3月6日,记者查询到,依然有近200家假协和未完成更名,而近百家“谐和医院”则以新的马甲顺利通过“整治”。这不仅说明傍知名医院名称的现象比较顽固,还暴露出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对此项整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诚意不足,下的决心不大,采取的措施不硬。

希望各地对傍知名医院字号整治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依法依规对整治不到位、不彻底的问题再排查、再清理、再纠正,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则应加强督导,及时通报整治结果,曝光整治不到位的医院或地区。相关知名医院以及其他单位、个人也应增强监督意识,积极举报侵权行为,关注推进整治进展。企业登记机关有必要严格履行把关责任,守住登记关口,从源头卡住傍知名企业字号等行为。(李英锋)

新闻推荐

临洮:韭黄飘香产业兴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李耀华寒冬腊月,本是农民们农闲时节,但在新添镇三十墩村河湾社,恰逢韭黄开镰热销,这里的农民却迎来...

临洮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洮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