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书记”孙振林:带领乡亲发“牛”财

定西日报 2020-12-25 07:49 大字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文爱凤

杨顺帆

“养殖宝典”引领科学养牛之路

因为从小对家畜特别有感情,1987年考大学时,孙振林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甘肃农业大学畜牧专业。

199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临洮县畜牧局。由于是专业出身,领导就让他到孵化中心负责“抱鸡娃”的工作。这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养殖的梦想就扎在了孙振林的心中。

2004年,孙振林被临洮县委、县政府选派为科技特派员,领创成立了临洮县和谐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发展肉牛和奶牛养殖。

实现梦想,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他认为自己是专业出身,技术方面比别人懂得多,过于自信导致忽视了奶牛和肉牛优良品种的引进,加上圈舍建设不太规范,饲料配备不科学,疫病防治不到位,致使二十多头牛死亡,再加之对市场行情判断不准确,那年的牛也没有卖上好价钱,让他刚起步就栽了一个大跟头。

那段时间,孙振林心灰意冷。他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问自己,还要不要继续搞养殖?

“父亲发现了我想打退堂鼓的心思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点损失全当交成学费了,你气馁什么,天又没塌下来。世上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你不吃点苦、流点泪,怎么能做成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呢?””孙振林说,是父亲的这番话点醒了迷茫的他,也坚定了他继续发展养殖业的信心。

有了失败的经历,孙振林决定改变思路,走科学养殖之路。

接下来的日子,孙振林积极参加养殖培训班,虚心向同行学习。只要有时间,他就跑到县上的一些奶牛、肉牛养殖场,学习养牛的方法和技术,为了更好地学以致用,他把大家所讲的内容一字一句地记在了日记本上。从那时起,孙振林养成了记养殖日记的好习惯。这些本子上的经验教训、方法技术成了他的“养殖宝典”。

2017年,孙振林开始对牛场的牛改良换代,淘汰品种不好的牛,从国外引进了100头怀孕的纯种荷斯坦奶牛,从张掖引进了100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

3年时间的科学饲养、精心管理,现在孙振林的牛场存栏奶牛300多头、肉牛400多头。

“牛书记”带领乡亲发“牛”财

看着牛棚里的牛一天比一天多,一头比一头壮,收益一天比一天好,孙振林感到非常高兴。他欣慰自己养牛梦想实现的同时,也产生了带动贫困乡亲养牛致富的念头。

“我在养牛的道路上摸索前行的几年,也正是临洮县牛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就在孙振林思考如何发挥全县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和牛产业快速发展优势,推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时,县政府提出了“政府+银行+企业+协会+保险+贫困户”的“六位一体”牛产业扶贫模式。

“这个模式实质就是让贫困户买牛有资金,养牛有保障,卖牛有出路。”孙振林说,这就为一大批贫困户参与牛产业致富开了方便之门。

临洮县龙门镇蔡家庄村的贫困户黄瑞兰,种着20多亩地,婆婆瘫痪在床,常年吃药,两个孩子读小学,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孙振林就建议黄瑞兰养牛改善家庭困境,但黄瑞兰却无奈地说:“我没钱养,也不会养!”

“你没钱,我可以帮你;你不会养,我可以教你!”孙振林的话鼓起了黄瑞兰的信心。

2017年,孙振林帮助黄瑞兰贷了3.8万元的产业扶贫贷款,帮她引进了2头怀孕的西门塔尔基础母牛。

“牛拉回去没过几天,黄瑞兰就给我打电话报喜讯:“孙书记,我拉回去的母牛下小牛犊了,牛犊健康得很,有时间你来看看,我要好好感谢你!””孙振林说,在电话里听到黄瑞兰激动的声音,他心里感到无比地欣慰。

趁着这个好时机,孙振林又建议黄瑞兰再引进一头小牛犊。因为西门塔尔牛是肉乳兼用型肉牛品种,不但生长速度快,而且产奶量高,平均一天的产奶量达30多斤,一头母牛喂养两头小牛犊完全不成问题。这一年,在孙振林的帮助下,黄瑞兰家养殖的肉牛发展到了6头,这使黄瑞兰家的生活一下子有了奔头。

以后的日子里,黄瑞兰只要遇到养牛难题,都会打电话问孙振林。孙振林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她家看一看,帮助她解决养殖中存在的问题。现在,黄瑞兰家存栏肉牛21头,年纯收入达到10多万元,去年还翻修盖了新房,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更令孙振林高兴的是,黄瑞兰在自己搞好养殖的同时,还经常给周边养殖户推广良舍、良种、良料、良医、良法为核心“五良”技术,带着大家增产增收。

去年,黄瑞兰给孙振林打电话说:“牛贩子压价,村上的牛卖不上好价钱,你给大伙想想办法”。

“老百姓的事也就是我的事,让他们养的牛卖上好价钱,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孙振林一点也不敢懈怠,他马上与公司其他股东商讨,决定和蔡家庄村农户签订犊牛和肉牛回收协议解决农户难题。

目前公司已与176户农户签订协议,回收肉牛50多头,通过减少中间贩运环节,还让农户每头牛多增收1000元以上。

尝到甜头的村民扩大了养殖规模,也带动了周边的群众发展肉牛养殖。现在蔡家庄村肉牛饲养量达到560多头,成为了全县的养牛示范村。

2019年,县上组织全县130多家肉牛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组建成立了临洮县牛产业联合会,因为孙振林在发展养牛的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被推选为临洮县牛产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成为乡亲们口中的“牛书记”。“说实话,我当时感觉压力很大。我心里明白,大家选我担任牛产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就是要通过发展壮大牛产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孙振林说。

多年来,怀着让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的初心,孙振林真是操碎了心。

乡亲们没钱养殖,孙振林就发挥自己良好的社会信用和牛产业联合会的产业集群优势,说服县上几家银行和养殖户抱团发展,为养殖户提供贷款、保险“一揽子”服务。今年,孙振林就成功促成了临洮县农行和养殖户结成“亲戚”,给98户养殖户发放产业扶贫贷款1381万元,而且不用担保和抵押,这一做法深受老百姓欢迎。

峡口镇党家墩村的贫困户邵存娥贷了5万元的产业扶贫贷款,买了4头牛搞养殖。2016年冬天,邵存娥养的一头价值2万元的大犍牛生病死掉了,这对刚看到脱贫希望的邵存娥打击很大。

看到邵存娥失望的眼神,孙振林心急如焚。怎样解决像邵存娥一样的贫困户的养殖风险?孙振林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把保险公司也拉进他们的养牛“群”,给牛买保险!

当时有许多老百姓不理解,觉得人都没那么值钱,给牛买保险,几辈人听都没听说过。孙振林就用邵存娥的例子给大家讲买保险的好处。他说:“你养一头牛生病死了,损失最少也在2万元,还不算起早贪黑的辛苦。但你现在花一百多块钱给牛买上保险,万一有个意外,保险公司也能给你赔7000元,起码牛犊的钱出来了!”大家觉得孙振林说得有道理,于是纷纷给牛办理了保险。

这几年,孙振林通过牛产业联合会的纽带和平台,先后争取到各类项目补助资金1.1亿元,给全县贫困户投放良种肉牛1.3万多头,扶持187个村的1万多户贫困户发展肉牛产业,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十三五”以来,“牛书记”孙振林带领贫困乡亲发“牛”财的事,是定西市发展养殖产业助农增收致富的冰山一角。近年来,定西市强化良种引进推广,改造提升136个肉牛冻配改良点,肉牛冻配改良14.20万头,引进良种肉牛1.57万头,全市能繁母牛存栏达33.3万头。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养殖工程,重点扶持甘肃天耀等5个千头肉牛繁育场标准化养殖规模,扩增肉牛良种5500头;重点培育提升了39家肉羊肉牛合作社和326家规模养殖场,带动新发展养殖大户3734户。建设肉羊肉牛养殖示范乡镇11个、示范村22个。示范乡镇引进推广良种母牛0.14万头。截至11月底,全市牛饲养量81.3万头,出栏21万头。牛产业已经成为定西市广大农村老百姓稳定脱贫致富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

孙振林是临洮县畜牧中心高级畜牧师,也是临洮县牛产业联合会党委书记、畜牧科技特派员,临洮老百姓口中攒劲的“牛书记”。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这是孙振林投身养牛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座右铭。这样的初心,支撑着孙振林一路奋斗一路前行,带领贫困户走上科学养牛致富的阳关大道。

新闻推荐

甘肃临洮:花卉产业助增收

12月16日,顾客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三易花卉基地选购蝴蝶兰。初冬时节,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各大花卉基地内的蝴蝶兰等花卉花...

临洮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洮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