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麦秸打捆机一季挣回十万元

农村大众报 2020-06-05 14:11 大字

5月26日上午,河南省叶县叶邑镇万渡口村的麦田收割已近尾声,打捆后的麦秸像一个个豆腐块,均匀地分散在田地里。

上午9点多,马献军夫妇开着拖拉机来到田地里,将麦秸捆先拢到一起,准备拉回去给羊做饲料。马献军夫妇来自马庄回族乡雷庄村,家里养了数百只羊。

为啥先拢到一起?“拢到一起的,算是他们抢到了。”万渡口村党支部书记万振方笑着解释。

万渡口村有1115口人1570亩麦田。今年,为了减少秸秆禁烧压力和实现秸秆综合利用,该村以村集体入股的方式,投资30多万元购买了3台拖拉机和3台打捆机,将全村麦秸打捆后统一销售。他们还专门腾出场地,作为短暂囤积麦秸的场地。

此举很快引来了拉麦秸的村民,万奇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农用车一车能拉50多捆麦秸,每天能跑4趟,刨除油钱,一天差不多能挣200元。

第一天,该村就垛起了1700多捆麦秸。高高的麦秸垛很快引来了周边的养殖户,马庄回族乡属养殖大乡,养殖户开着车来收麦秸。

“今年天气好麦秸干,可做优质的饲料,收一亩也就200多块钱,值!”马献军说,这几天他要多给羊储存些“口粮”。

来的养殖户多了,就开始“抢”了,一到地里,就将车子周围的麦秸捆拢起来划分“势力范围”。

“收割马上进入尾声了,得通知他们不能再来了!”万振方边数车边说。

11点多的时候,村民万松叶开着一辆打捆机回了村。此前,万松叶还到辛店镇和本镇的几个村子给麦秸打捆,每捆麦秸收取3元左右的费用。每天早上6点,他和另一名村民就进地拾麦秸打捆,两个人轮流开。仅在辛店镇铁佛寺村,他们就收了1万多元的现金,还有1万多元待入账。

万振方粗略地算了笔账,今年一个麦季下来,他们村就能挣回近10万元。“这相当于我们挣回了3台打捆机。”万振方兴奋地说。

(丁需学杨沛洁)

新闻推荐

陇上花开 “乡约”甘肃全省乡村旅游推介定西分会场活动在临洮举行

临洮讯(通讯员刘居荣)为进一步推动全省文旅产业平稳健康发展,5月19日,“陇上花开?乡约甘肃”甘肃省乡村旅游美丽之旅推...

临洮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洮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