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后地湾村:“产业+旅游”打造贫困村致富“新引擎”

定西日报 2020-06-05 07:06 大字

□杨阳

“在这儿生活了一辈子,做梦也没想过我们村能和旅游扯上关系。”夏季来临,后地湾村游人如织,村里的杨凌青老人感慨万千。

老人的感慨源于亲眼见证了山村蝶变。后地湾村位于临洮县城东北部75公里马啣山深山区,这里海拔接近2700米,高寒阴湿,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来源单一,村民发展意识淡薄,曾是临洮县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帮扶后地湾村以来,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下大力气补齐了水、电、路、房等基础短板。目前,全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当地群众逐步走向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后地湾村也成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脱贫路上高质量高速度攻坚的典范。

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村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引导群众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电商”的模式,把百合和中药材作为主导产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邀请市农科院专家开展土壤化验、施肥指导和技术培训,引导贫困群众扩大种植面积。此外,依托马啣山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着力打造“走进马啣山、认识马啣山、感受马啣山、喜欢马啣山”乡村旅游助推群众致富的路子。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后地湾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新晋“网红村”。

如今,沿着平整的柏油路进村,放眼望去,村委会办公楼前,篮球架、花台、太阳能路灯一应俱全;不远处的广场上,宽阔的舞台古朴大气;入户小路由花砖和鹅卵石铺就,户户门前悬挂的家风家训和廉洁文化主题楹联更为小乡村平添几分底蕴。

漫步在由村内古建筑就地改建而成的村史馆内,精心还原的大通炕和村民捐赠的老物件无声诉说着这个小乡村的今昔过往。以后地湾村为中心的马啣山流域10万亩油用牡丹种植项目和福?定“清风林”造林绿化项目已启动实施,2000亩油用和庭院牡丹、910亩云杉迎风挺立,厚植了两村生态发展的底色。美丽的小乡村令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仅“五一”小长假期间,就有来自兰州、通渭等相邻市县和县内其他乡镇的千余名游客慕名前来“打卡”,带动农家乐消费收入近万元,乡村旅游带来的“后备箱”经济也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小长假期间“线上线下”售出百合等农特产品400余斤,收入5000余元。

新闻推荐

临洮县2020年第三批(5月份)投资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项目清单

临洮县于2020年5月28日举行2020年第三批投资项目开工活动,共开工项目10项,总投资11.9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2.3亿元。现...

临洮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洮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