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驻村帮扶队长,确实很攒劲!” 记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余恩

定西日报 2020-05-12 07:49 大字

本报记者晁君杰张莉芳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驻村干部是脱贫攻坚中的“排头兵”“领头羊”。

脱贫要精准,驻村帮扶队长更要选精准。2019年5月,余恩以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的身份,来到临洮县连儿湾乡翟家梁村。

翟家梁村地处临洮北部偏远山区,两百多户群众分住在南北两山,中间隔着一条沟,正是传说中的“隔沟能聊天,走到一块得一天”的“U”型干旱山区。如何尽快实现脱贫任务?怎样有效开展扶贫工作?

来到村子的第一天,余恩已经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担子。37岁的余恩,是省委编办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在原单位已经是“行家里手”的他,作为一名扶贫“新干部”,他又一次感到了“难”!

走路难!那就先从这个最难开始

初到翟家梁村,黄土高原的沟深山大和极为不便的交通让余恩很不是滋味。

“走访农户,一天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走路上。”余恩说,一条深沟将整个村分成了南北两山,南山6个社,北山3个社,两山之间的直线距离也就3.2公里,但如果两山的人来往互通,就得绕沟、绕梁,绕20几公里,来回得3个小时。

“北山三个社的娃到南山来上学,真的就是早不见太阳晚也不见太阳,要是碰到下雨天,大人们就要全程陪护,拿铁锹在湿滑的山路上铲出一台台阶梯才能通行。”余恩进村入户调研时,听到最多的就是对于路的“抱怨”。

学生上学难,村民出行难、农产品卖出去更难。北山的人种南山的地,由于没有路,祖祖辈辈就只能靠肩挑担扛。

横亘在翟家梁南北两山之间的这条沟,就是翟家梁人祖祖辈辈拔不掉穷根的“病根”。打通南北两山的路,成了翟家梁村村民反映最迫切、意见最集中的“头等大事”。

要想富,先修路!说干就干!

但资金哪里来?那就跑项目,要资金。跑县上、跑市上、跑省上、反复跑。3个月后,修路这事真被余恩“跑”成了。经过与省市多方协调争取,4.7公里投资235万元的硬化路开始正式施工。

项目跑成了,第一道难关总算迈过。但在施工过程中,余恩又碰到了第二件头疼事。“修路是好事,大家都很期盼,但牵扯到农户个人的宅基地、耕地等个人利益,部分农户就不同意了。”怎么办?反复上门、反复做工作。(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定西特色演艺博眼球

今年“五一”期间,乡村休闲游、生态观光游、民俗文化游等多业态齐头并进,有力推动了定西假日文化旅游市场的快速恢复。截至...

临洮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洮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