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凌凌的洮河水孕育的远古华夏文明之一:马家窑遗址
□蒲永天
在祖国的版图上,临洮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县城;在华夏的水域里,故乡人当做宝贝的洮河也名不见经传;但是,在洮河之畔,临洮的一个小村庄——马家窑,却以它四五千年的文化、以它精美的陶瓷制品闻名于世,成了一艘载着过去的梦想、未来希望的“诺亚方舟”,并形成了脱胎于“仰韶文化”的“马家窑文化”。
用故乡人的眼光看:我是一个“文化人”。按我的想法:文化人应当尽可能多的用脚步亲近那些种植着“文化”的大地。所以,去马家窑是我的夙愿。但总是不能成行,总是路过,总是在巴马峪口的清风中一贯地鼻酸,总是在猎猎的山风中嗅到期盼的味道。而我,也总是轻悄悄地掠过山口,像一只乳燕吧,连盘旋都不敢?是啊,我去看过了,说什么?怎么说?我若飞不出春燕的轻盈,我就该老实地等待时机、老实地学着去飞,不该做什么关于“文化”的丰盈的梦。我是这么一个驮着“文化”包袱的“驼”,难道我还要把我魂牵梦绕的马家窑也变成一种具象的负担——还去说安特生这个“仰韶文化之父”、这个“了不起的学者”、这个“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司顾问”是怎样冠冕堂皇地开始在我们的故土大肆采掘吗?
不,我如果去,我就坐在许多人的脚步都曾伫立过的那块石碑前,对着朝日说出我来迟的遗憾,就着夕阳写尽我仰慕的情怀。也许我就把那副作成很久的、欠些工整的对子,刻在芳草萋萋的山崖上:“若长河万古流觞,我不能尽取;只山川千秋幽情,且捧一掬饮。”呆在这一块埋过原始祖先的骸骨的土地上,我该歌唱,我该像一只真正的雄鹰,守护着这块孕育过“文明”的热土;我该悲鸣,我该像一头纯种的骆驼,背负着这方衍生出“文化”的冷谷。是的,我真正准备那么做。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有一天我可以这样踏进那里——梦想中过去与未来同行、黎明与黑夜并存的土地。
我相信大家说得对:如果没有安特生,马家窑还在沉睡。可是很多人宁愿这一片辉煌沉睡,也不愿意外国人“友谊”的双手向我们证明什么“文明”。他们期望那些陶罐会见到这样的光明:由中国人、临洮人为它们开启黑暗的地穴——马家窑,是由它几千年后的子孙来拜祭、来凭吊、来瞻仰、来维护、来建设;而不是看着那块已裸露的空虚、那块被破坏的遗迹,说我们自豪,接着,说我们不忍看这满目疮痍的黄土坡、说我们难过。如果真是为这样,那么,我也相信:凭着努力、凭着坚持,我们能够找到祖先的骸骨,找到那些失落了的文明的遗迹和灿烂的遗物。因为,大家既然不是怀着成见,既然有这样的抱负,既然不是闭关自守、不想固步自封;那么,不管他是贫穷的“骨头”,还是富裕的“肥肉”,如果由我们自己掘出,我们就不必诚惶诚恐地不知该回避、还是去歌颂。但是,我们改变不了历史,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变强,变能干,变得让“援助”者心甘情愿为之奉献,而不是要把什么带回“家”里去做实验。
的确,安特生,这个地质学家、这个考古学家,带着大批的文物走出了烟尘滚滚的巴马峪、走过了呜咽不止的洮河水;走得大摇大摆,走得理直气壮。我们怎么也不会为他高唱凯歌、怎么也不会对他感激涕零。但是,我们无法否认他曾今为之所做的努力。因为他的初衷是为了研究远古文明、研究异彩纷呈的古代文化——文化无国界,所以我们可以原谅他对中国人遗迹、中国人祖先的唐突;因为他的行为被当局允许并支持,他们约定“五五分成”,而且据东方博物馆的记录,他也确实在研究完成后,分七次退还过文物,是不是真的退还了总数的一半,谁也不好说。但既然是甘愿被掠夺,我们又还有什么话说?我们只能承认:他并非卑鄙的窃取者,他确实让中国的考古、让马家窑的命运走上了一条辉煌的道路。
要不然,就算安特生开掘出了这一条“龙脉”,我们也还是得任其萧条、任其自生自灭。可摆在眼前的事实是:马家窑已经迅速地渗透到考古界敏感的神经里,正在大步地跨入世界考古探秘的血液里。这当然得归功于王志安,这个我从未谋面但一直仰望着的临洮文化人之领军人物。他不仅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业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团体“临宝斋”;不仅费尽心血创办了第一份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刊《马家窑文化源流》,也不仅建立了第一个由国家登记注册的民办“马家窑彩陶博物馆”;他还第一个撰写了“马家窑文化彩陶的鉴定和收藏”论文,在全国掀起了彩陶收藏热;还第一个对马家窑的彩陶纹饰图案进行了深入研究;还第一个尝试把马家窑文化的研究拓展向中华文明起源到多个领域,以期找到人类普遍关注的、亟待解决的许多问题的文化源头……他对马家窑文化的解读和研究,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马家窑文化的神奇与辉煌。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可喜的未来:人们对马家窑文化的研究热、收藏热正在以愈演愈烈的态势发展。
是谁说过,人生之初,白纸一张?是谁做到,纵横江湖,丹青遍布?是谁,一直在奔走、在呼告、在尽一己之力为马家窑打造辉煌的前程?王志安,洮河的儿子,马家窑的骄傲,熠熠生辉的陶罐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我如果踏上马家窑遗址,我就要对着那空茫的山野,说起我作为后生小子的钦佩与敬慕,说起他为它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说起它如今在世人眼里的样子多亏了他——这一支“生花妙笔”,说起……
可是在马家窑的辉煌背景里,我至今不曾留下一个脚印——哪怕是一个捡起碎陶片的瞬间我都不曾拥有。每次,我都是路过,决绝的双唇不会在转弯的时候突然说:“停车,等等我。”一次次都只是路过,一次次坐在车里犹豫,一次次在去与不去中挣扎,一次次在一瞥间想放下所有的相思……我听说,马家窑出土的陶器“色彩简洁明快,笔触飞动流畅,弧线柔美多变,瑰丽多姿,别具风彩”;我看见“临宝斋”矗立在我每次回家都必将经过的街口;我想我该走进去看看它,看看几千年的文化印在那小小的陶罐身上是如何存在并流转的。可是我终究让自己路过。其实,路过也不错,因为不曾亲见,便多了些情愫;因为不曾亲近,便更含点相思;因为不曾触摸,便有了更多无法割舍的爱恋。
因为爱恋,我才总在想怎么踏上马家窑之旅、如何走进彩陶王国的问题。也许,图腾是很不错的切入点——如果我走到它身边,想和它谈点什么的话,我就从图腾说起。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在念中学时就曾发愤读过。虽然那时贪多求快,闹得不求甚解,但作为谈话的开始应该还是足够了。当初,我真是被那神秘的膜拜给迷住了。如果那时候叫我知道身边有这么一方与图腾发展相关联的土地,我一定不想什么准备与否、合适与否的话题。我想,就算是穿着磨破膝盖的裤子,我也敢去看看它的容颜、敢去描一描“图腾”的样子。那时正是淘气的年龄,又加些成人的装模作样,总装得自己比别人特殊些。遇到这样可以逞能的机会我如何肯放过?别说那些绘在陶罐上的由青蛙等水族演变而成的“神灵”,就真有一条飞龙凌空盘旋,在那时青春无畏的眼里,怕也得当作没什么了不起的幻术或者愚蠢的追随。因为那时已知道“迷信”这个词,所以,虽然心里对那样的未知的神秘充满了想要去真正了解的渴求,却决不至于“傻模傻样”地显出心里的虔诚来。幸亏那时的马家窑并不为我所了解、也并不在我所预期的范围之内。不然,它可得遭罪了,也许是会比安特生给予它的创口还大的伤害——一个小毛孩子,就算有了些文物方面的常识,又怎么能够抵御“打破陶罐看到底”的好奇的驱使?
真是至今依然有恨的憾事,八九岁时的我曾打破多少寺洼山的坛坛罐罐?寺洼山,是马家窑的后续文化,人们普遍的认为它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也有称“氐羌原始文化”的。随便什么吧,那时是知道“古物”很值钱的。但这个“知道”并不妨碍我和同学们把它们敲烂看个究竟。就这样,由于年少冲动、由于不知后果,我干了愧对“文化”的事情。所以,我才分外的珍惜起文化,我才没敢随随便便地走向巴马峪沟、走进马家窑,我才只是在反复观望着我梦寐以求见到的“马家窑文化”,不肯随便走出一步。
今天,我坐在洮水岸边,在西望“宝山”的冲动里写着这段话。鸽群吹着哨飞来、吹着哨离开;野鸭扑棱棱游远、扑棱棱趋近;我能想见的却只有那神秘的彩绘掀开纱窥探、放下纱叹息。在这纷繁的俗世阻隔中,何日我才能伴马家窑共听洮水长歌?且就着洮河流水,暂定盟约:若我唱响洮水狂歌,若我也尽心竭力为他奔波,就允我一见吧?我绝不嫌它的裸露的脊背雷同于羊儿们吃草的山坡;我绝不为它孤寂的留守再添新的寂寞;我,绝不会,让它等我太久……
马家窑彩陶 左一峰 摄
新闻推荐
临洮农商银行信贷人员调查马铃薯长势情况。马铃薯晚疫病田间机械防治。
临洮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洮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