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 初心不改

甘肃日报 2019-09-01 09:15 大字

梁发芾

黄胜强

刘成

魏永红

宋振峰

70年,我们一路走来。

我们以深沉的文字,书写中国历史的飞跃;我们以生动的报道,记录陇原山河的巨变。

70年的时间,由记者笔下的一字一文日积月累,也因一版一张的报纸而变得厚重。70年,是甘肃日报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传承和使命担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怀。今天,是《甘肃日报》的生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展现10位在工作岗位上的同事的经历,不仅仅是回顾,更是集体记忆的延伸,前辈优良传统的赓续,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描绘和祝愿。一路走来,我们初心不改。

甘肃日报是个大舞台

甘肃日报社评论部副主任 梁发芾

19年前,我来到甘肃日报社。

先是在专刊部工作,担任记者。当时主要为《生活》和《观察·纪事》专栏写民生话题的稿件,举凡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婚丧嫁娶,教育医疗食品消费住房等,无所不包。

我自嘲说自己是“无口记者”。所谓“无口”,就是没有对口的行业,没有对口的主管部门,采访线索来自读者的提供,来自生活中的发现。为了得到采访线索,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对任何民生类的事件和话题保持高度的敏感和热情。因为没有“口”,往往要跑很多路,吃无数的闭门羹,才能见到适合的采访对象,获得有用的信息。那时候,我采访时经常骑一辆很破旧的自行车,穿行在兰州的大街小巷,去社区、超市、医院和家属院……虽然采访充满酸甜苦辣,但文章写好见报后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2002年暴发非典疫情,甘肃省发现感染者后,专刊部6位记者紧急集合,分头行动,采访兰州的疫情和预防工作。我们去医院、车站、防疫部门,经过几天忙碌辛苦的奔波采访后,写出了整版报道。当兰州部队医护人员紧急奔赴北京小汤山执行任务时,我们立即联系部队分头采访,撰写刊发了7000多字《出征小汤山》的长篇报道。这篇报道被评为当年的“社长奖”。

2007年报社决定办“文摘”版,我被安排编辑这个版面,从此就告别了记者生涯。当编辑与当记者不同,尤其当“文摘”编辑,既不需要出门采访,也没有可以联系的作者,最重要的就是从大量的报刊和网络中寻觅筛选优秀文章。这样的工作是孤独的,静默的,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的心态。好在我适应并享受这样的工作,而报社对我编辑的“文摘”也是非常认可的。2009年60周年社庆时,我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披红戴花上台接受表彰奖励。

2013年,我来到评论部,参与创办“评论”版。评论部的工作与以往的又大有不同,充满新的挑战。好在我对新闻评论是比较熟悉的,也是比较擅长的,所以重新适应也不是特别难。2016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部门领导安排我就供给侧改革写一篇评论,于是我撰写了《供给侧改革需加减法并举》的评论。这篇无心插柳的文章,却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18年,评论部精心培育的《陇上评论》栏目又获得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大奖。同年,我入选全省十佳名编辑名记者。两年之间,我们连续捧回了两个中国新闻奖奖杯,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超额的回报。

甘肃日报是一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无论给定的是什么角色,只要全力以赴,就会有收获、有回报。

媒体融合,新时代最生动的话语

每日甘肃网总编辑、总经理 黄胜强

2019年3月2日,北京。华灯璀璨、车流如织。当我率领甘肃新媒体团队的6名小伙伴到达酒店时,已是深夜,但疲倦挡不住喜悦。

这是甘肃新媒体集团成立后,我们第一次走进全国两会,也是甘肃日报社有史以来第一次组织融媒体团队参与如此重大的报道。走进北京演播室,在鲜艳的党旗映衬下,报社的领导和同事们脸上都红扑扑的,洋溢着决战前的喜悦和兴奋。短暂的临时党支部会后,甘肃日报和新媒体集团26人的全国两会报道组成员,在演播室里深情地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

在北京的16天里,报社的领导直接指挥,一线记者拍照片拍视频,一边写稿一边约请代表委员;演播室的编辑一会儿主持、一会儿剪辑,制作短视频和专题片。报纸网站客户端融为一起,专版H5海报短视频异彩纷呈。半个月下来,受到中宣部5次表扬,前所未有。

从1999年9月28日创建网络版开始,甘肃日报就与媒体融合结了缘。但这几年的“动作”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先是社委会果断作出做大做强每日甘肃网的决定,每日甘肃网在新媒体建设中先行先试,在“两微一端”运营方面积累经验,为报社推行“移动优先”战略奠定技术、人才、管理方面的基础。接着,2018年10月28日甘肃新媒体集团挂牌成立,“新甘肃”客户端上线,为实现主力军转战主战场提供条件。

在南向通道的采访中,新媒体记者第一次出现在采访队伍的行列中。随之,他们不断出现在祁连山、布楞沟、全省两会、凉山烈士回家、伏羲文化节祭祀、重走长征路等重大新闻采访现场,或放飞无人机,或用VR全景呈现,或全程图文直播,使新闻报道以更新更快更好的方式传播开来。前方记者辛苦,后方编辑也辛苦,为了一段在报纸上展示的AR短视频,他们凭着一包泡面,从晨光熹微熬到了万家灯火;为了一个H5,他们送走了月亮,迎来了太阳。

在传统媒体面临挑战的舆论生态中,我们曾怀疑过、彷徨过,不知道出路在何方。如今,甘报人逐步理顺体制机制,通过媒体融合,先端后网、先端后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闻工作者神圣的使命。做最快捷、最生动的新闻,移动化、互动化、视频化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不仅拥有几十万报纸读者,更拥有千百万互联网用户。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转发量时时就10万+;我们的网络直播,点击量动辄就超百万;我们的微博,有时一个话题就有几个亿的阅读量。无论是“一会一节”,还是“乞巧节”“牦牛论坛”“药博会”,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都是火力全开,收获满满、精彩不断。

媒体融合,让我们重拾新闻人的自信;媒体融合,让我们重塑业态的活力。媒体融合,成为新时代最生动的话语。

迎着月光我们出发

甘肃日报社出版部主任 刘 成

时间好快,不知不觉,上了快20年夜班。

初上夜班,还是个毛头小伙子,看着老编辑拿着大三角尺面色凝重地画版,不禁好笑:这有什么难的呢?可轮到自己一上手,不是这儿多算了字数,就是那儿少放了稿件,惹得组版员常常堵上门来,于是赶紧“整改”,一时间手忙脚乱,额头上汗珠直淌。那时候,夜班编辑常常戏称自己为“画版匠”,现在想想挺有道理:没有匠心和细致认真的态度,是干不好这个工作的。

著名作家路遥曾经写过一本书《早晨从中午开始》,来讲述自己的工作状态,而夜班编辑,则是迎着月光出发,开始一天的工作。别人是朝九晚五,我们常常是晚九朝五。夜班苦,晨昏不分,黑白颠倒;夜班也乐,做出一个好标题,完成一个好版面,都是充实而快乐的。在我的印象中,“乐观”这个词已融入了甘报夜班人的血脉,夜班办公室中,常常充盈着欢声笑语。以前,一遇到重大体育赛事,夜班办公室是最热闹的地方,围在电视机前的不光有夜班编辑,还有报社的领导和同事,都是来“凑热闹”的,进了一个好球,拿了一个冠军,常常引来阵阵欢呼。乐归乐,“夜猫子”干起工作来也不含糊,做标题、画版面、改稿件都是极为认真的。编辑们有时为了一个标题争得面红耳赤,遇到了难题,又凑在一起想办法,现在回想起来,都是温暖而快乐的。

在我的记忆中,甘肃日报夜班人的心,总是与祖国、与陇原大地紧密相连,一起跳动的。 重大的新闻报道,甘报夜班人总是冲锋在前。

难忘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一方面为灾区人民揪心,一方面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宣传报道中去,常常是顶着月光上班,迎着朝阳下班。等稿件,等得两眼发红。前方记者很拼,后方编辑也很拼,办公室的笑声少了,但没有人喊苦喊累,因为我们的心,与灾区一起跳动,干好手中的工作,是夜班人也是媒体人最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

难忘北京奥运会,为报道好这件大事,报社决定做特刊。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我们心里都没底。因为甘肃日报此前没有做过特刊,没有经验。针对这种情况,报社从子报中挑选了精兵强将加入甘肃日报特刊小组。夜班办公室,这下更热闹了。大家互相学习相互探讨,火花在碰撞中产生,灵感在交流中发芽,不但圆满地完成了报道任务,而且增长了才干。

只有人才能温暖人,只有心才能贴近心。近20年的夜班工作,最令我感动的是和我一起度过不眠之夜的同事们,是他们如阳光般照亮了我、温暖了我,让深沉的夜晚不再黑暗。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我们美好的青春,献给了这份厚重的报纸,如今,甘肃日报融媒体发展迎来了关键期,这张70岁的报纸正如青春少年般开始再次创业,而我们迎着月光出发,也依然朝气蓬勃!

风正好扬帆

甘肃日报社技术管理处处长 魏永红

技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也是推动媒体变革的重要力量。我在甘肃日报从事媒体技术工作30年,不仅参与了报社一系列技术项目建设,而且见证了媒体技术革新的历程。

1990年的那个夏天,我刚刚大学毕业,沿着甘肃日报社特有的大台阶,拾阶而上,进入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当时,甘肃日报社领风气之先,走在了信息技术革命前列。报社印刷厂告别“铅与火”,走进“光与电”,这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技术革命。但当时对于从铸字、排字车间走出来的工人来说,接受新的排版方式,需要记住许多的计算机命令,刚开始还是困难的。印刷厂激光照排车间,从敲字工到排版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平均年龄也就20出头,大家对新技术革命觉得新奇而神秘。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00年,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再一次与甘肃日报社媒体人相拥。这次的变革面向广大编辑、记者,是告别“纸与笔”的历史变革。这年夏天,是我经历过的最热的夏天。7月底,采编平台建设前期技术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按计划进入培训阶段,第一期培训从领导开始。而那些天,气温好像跟人较劲,每天在38摄氏度左右,人坐着不动都是一身的汗。培训在印刷厂顶楼一间废弃的库房里举办,窗户全都糊的牛皮纸,降温只能靠地上多次洒水。我从库房领了30多条白毛巾,每个人脖子上挂着一条,全被汗水浸透。总编辑和各位部门主任带头学的场景,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多少年已习惯了用笔在纸上写稿的编辑记者,学着在电脑上用鼠标写字,真非易事。记得有个老主任,只是开关机的顺序,我就讲了不下5次。培训的关终于过了,但真到要实际应用时,一些老主任觉得电脑上费劲,眼睛也不行,还是要把稿子打印到纸上再修改。时任总编辑邓元秋不同意,说,我们不能前功尽弃,只有华山一条路可走。她亲自带头,只改电脑上的稿子。

看着总编辑这样坚决,大家都积极适应,《甘肃日报》及其子报也由此成为全国省级及地市党报中最早实现编辑在电脑上直接组版的报纸。这一创举,极大地提高了出版时效,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2002年3月,新闻出版报专门报道了甘肃日报的做法,报社也获得了报协技术创新奖,全国近10家省报专程到甘肃日报社来学习。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今天,媒体融合已成为新时代的澎湃浪潮。甘肃日报社在融合发展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新媒体集团成立,新甘肃客户端上线,“新甘肃云”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运行,甘报集团从一张报纸迈向了全省一张网的媒体平台,技术又一次成为甘报发展转型的有力引擎。以“新甘肃云”为核心的甘肃日报社“全媒体指挥平台暨县融媒信息共享平台”项目,今年7月15日荣获全国新闻科学技术最高奖——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一个新技术如大江奔流的时代,媒体在技术引领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风正好扬帆,70华诞的甘肃日报社和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也会在挑战中变得更自信、更强大。

很庆幸 我是一名甘报人

甘肃日报社农村部副主任 宋振峰

时间倏忽而过,从大学毕业到报社已经24年了。有人说,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大程度上决定你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我很庆幸,自己能成为甘肃日报这个温暖的大集体中的一员。自己的一步步成长,都得益于报社领导、老师、同仁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怀和帮助。

甘报人教给了我负责。新闻是神圣的,我们的新闻传递的是党的声音,传递的是人民的声音;新闻职业是神圣的,我们是书写历史的人,我们也将被历史所书写。在甘报人心目中,报道新闻的文字是神圣的。每一个字词,都不能写错,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用错地方。70年来,一代代甘报人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以笔为刀、以纸为碑。正是甘报人身上良好的专业素质、道德修养,一直提醒着我、鞭策着我。

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鼓与呼,是甘报人心中的职业标杆和理想追求。无论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还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 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初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抑或是如今的脱贫攻坚行动、生态文明建设……甘报人始终冲锋在前,勇立潮头,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特别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甘报人及时澄清谬误、记录真相,用理想信念筑守价值底线,于风云激荡中推动社会进步。2014年8月,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因病在办公室不幸去世,真相众说纷纭。关键时刻,甘肃日报以主流媒体的担当站了出来。《甘肃日报》连续刊发了我采写的20余篇有关柴生芳事迹的稿件,真实报道了这位党的好干部的感人事迹。最后,柴生芳被树立为全国重大典型。

好新闻是用脚跑出来的。从业之初,领导和老师们就教导我,躺在文件堆里东拼西凑,泡在互联网上复制粘贴,永远挖掘不出新闻的富矿。只有腿往老百姓身边跑,屁股坐在老百姓的板凳上,才能感受到时代的心跳。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不敢懈怠。我以他们为榜样,走遍了陇原大地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成为报社下乡采访最多的记者之一。

好新闻也是用“脑”写出来的。刚开始当记者,自己总觉得到了基层,为啥写不出好稿?领导和老师们教导我,真正的“贴近”,不能仅仅是靠近,要践行“四力”,带着问题、带上思考去发现。这些年来,自己有20多篇稿件分别获得中国新闻奖和甘肃新闻奖,正是得益于这样的薪火传承。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70年来,从挥别铅与火,到告别纸和笔,再到如今主力军转战主战场,倾力建设媒体融合新平台,甘报人倡导改革,也践行改革。看到大家热火朝天的干劲,现在我也努力克服“本领恐慌”,拥抱新技术,拥抱新媒体。

《甘肃日报》这个平台,不仅让我得到业务上的历练,也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在采撷泥土的芬芳中,得以收获泥土的厚重。不论是柴生芳、王一航、八步沙“六老汉”治沙三代人等先进模范,还是汶川特大地震、舟曲泥石流抗灾前沿的父老乡亲、部队战士,抑或是冲锋在脱贫攻坚、生态建设一线的普通人物……在采写他们典型事迹的同时,我也收获着一次次的感动。这种种难得的人生经历也不断地提醒我,要珍惜“甘报人”这三个字,好好地走下去。

新闻推荐

前国家队队员刘雅卿的棒球情缘

刘雅卿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孔德胜文/图棒球,这项以往只能从电视上了解到的运动项目,如今在兰州市很多中小学非常受欢迎,很...

临洮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洮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