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熟时话“三变” 临洮县龙门镇大寨子村采访见闻本报记者 朱常青 王进学
近年来,临洮县龙门镇大寨子村紧紧围绕“如何让土地增值,农民受益”做文章,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探索创新了“三变+特色产业+扶贫”的发展模式,激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助推农民以土地流转、合作社务工和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脱贫致富。
初秋时节,烟雨连绵,在去往临洮县龙门镇大寨子村的路旁,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长势喜人,点点星星的小村庄若隐若现。沿村道蜿蜒而行,山顶之上,一排排整齐的葡萄大棚赫然入眼,空气里弥漫着葡萄的清香,在朦胧的山雾和细雨中,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迎着这个多雨的季节,大寨子村的葡萄成熟了。
“这儿的葡萄特别香甜,我前几天就采摘过。今天领了一帮姐妹过来采摘。恰巧遇上下雨,感觉又与往日不同。”一位家住兰州的游客一边大声招呼着十几个姐妹,一边向记者介绍道。
“早就听朋友说这边有葡萄采摘园,味道挺好的,今天采摘一些带回去推荐给朋友们,让他们也过来采摘。”一群群游客穿梭于葡萄树间,你一言我一语,自拍不停、欢笑不停、采摘不停,一个劲地叮嘱记者,要把照片拍美些。
大寨子村党支部书记何永录乐呵呵地介绍说:“姜维墩文化生态基地种植的120多亩葡萄陆续成熟后,每天都有近百人前来采摘。今天虽然下雨,也挡不住游客采摘的热情。”
“咱们的葡萄没打农药,用的全是农家肥,对大家的身体健康有保证。”何永录介绍,基地种植了早夏黑、蓝宝石、阳光玫瑰等8个品种,通过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整个葡萄采摘季可从8月初持续到10月底。同时,基地还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等采摘品种,让游客体验不同的采摘乐趣。
由“裂变”转向“聚变”
大寨子村位于龙门镇南部,虽离著名历史遗迹姜维墩不到1公里,但基础设施薄弱,主要以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为主,传统单一的种植方式和产业结构,成为制约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瓶颈。
2018年初,龙门镇依托大寨子村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紧抓农村“三变”改革的契机,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建设姜维墩文化生态休闲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脱贫致富之路。
“我们将自家土地租了出去,盖了大棚,种了葡萄树,一年的租费是4000多元。今年葡萄长势很好,我们能拿到分红。去年在这里上了半年班,6个月就挣了12000元,家里也能兼顾上,很方便。”
刘小玲是大寨子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刘小玲把家里的7亩土地流转到甘肃陇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领取每亩土地600元租金的同时,她又学会了葡萄树的种植、管理技术,农闲时间在基地打工。
(下转第二版)
游客体验采摘的乐趣
新闻推荐
繁华热闹的大都市曾是城市居民旅游热门目的地,而现在,越来越多城市居民涌入农村,寻找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这使得名不见经传的...
临洮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洮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