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中的临夏
临夏,古时属西羌之地,西汉初年称枹罕,前凉张俊二十一年(公元344年)始称河州。历史上,在这片土地上演绎过无数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故事。同时,也出现过许许多多彪炳史册的风云人物。因地处丝绸之路要道,更由于历代人物辈出,因此很多古典名著中或简或繁都写到了临夏,有些只是偶尔提及,更多就是发生在临夏或与临夏有关的故事。一些故事中的人和事甚至成为千古绝唱。由此足见这片热土自古就为人们所熟知和重视。
姜维大军入临夏
《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文鸯单骑退雄兵,姜维背水破大敌”载:……夏侯霸曰:“将军之言是也,可将轻骑出枹罕,若得洮西南安,则诸郡可定”。……于是姜维引兵五万望枹罕进发……此段故事的小说背景是:汉正元二年,魏国大将军司马师病亡,由司马昭接替。蜀国大将军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早有伐魏之心,见有机可乘,便接受谋士夏侯霸的建议,攻取狄道(今临洮)。于是姜维便率5万蜀军从汉中出发,经今甘南州进入枹罕,之后进军狄道。在狄道取得军事胜利后,又原路返回,经枹罕回到汉中。众所周知,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以《三国志》为蓝本,其内容三分虚七分实,同时其他一些史志也记载了这件事,可见姜维确曾到过临夏,只可惜无论史料或小说对此记载非常简单,没有留下任何有关当时临夏的记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夏侯渊擒斩“河首平汉王”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称王称霸。远在西部的枹罕人张建也不甘寂寞,趁局势混乱也拉起一支人马,自称“河首平汉王”。并“定都枹罕,置百官、设宰相……”
俨然一个国家一般。远在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大怒,他派大将夏侯渊率军进攻枹罕,征讨张建。最后河首平汉王被消灭,张建授首,但带给枹罕人民的却是一场浩劫。此事记载见于《三国志·夏侯渊传》中:“初,枹罕张建因凉州乱,自号‘首平汉王\’,太祖(曹操)使渊帅诸将讨建。渊至,围枹罕,月余拔之,斩建及所置丞相以下……《三国志》是晋代陈寿所写的著名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其真实性无可非议。
唐玄奘河州初遇难
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甚至连国外也是如此,可见这部小说的影响力达到世界范围。然而你知道吗,小说中描述唐僧取经途中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第一难故事就发生在临夏……
话说唐僧辞别了皇上李世民,从长安出发,一路风餐露宿,幸喜路途平安。经过陇西后到达狄道(今临洮),渡洮河进入临夏地界,书中写到:……两三日,又置至河州卫,此乃是大唐的山河边界。早有镇边的总兵与本处僧道,闻得是钦差御弟法师上西方见佛,无不恭谨,接至里面供给了,着僧请往福安寺安歇……具体当时的河州城有没有福安寺,已无从考证,但作为文学作品,我们也没有探究的必要。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是:唐僧西行心切,天不亮就告别了河州众人,匆匆上路。谁知刚走出几十里路,就被野牛精,熊精,老虎精掳去受尽磨难,差点葬身妖腹(此时,还未收服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随行的两个侍者遇害,后经太白金星化身搭救才脱离险境,踏上了继续西行的道路。(详见《西游记》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故事都是虚构的,但玄奘到西方求取佛经却是真人真事。自汉朝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异常发达,那么,地处丝绸之路南线(长安-宝鸡-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张掖)上的重镇河州,是玄奘西行的必经之路。据著名学者冯绳武教授考证,临夏州内有七条古道,均从狄道开始分别为允武吾道,左南津道,安乡津道,大河家道,老鸦关道,土门关道,莲簏道,以上七条古道中,第3、4、5、6都要经过河州城,其余三条虽未经过,但也属当时的河州地界,唐玄奘到底走的是哪条路,还有待于今后研究。
羊、左全交泣鬼神
距今两千多年前,临夏地区出了一个千古名人,他和挚交朋友义字当头,各舍其命,留名青史。古典名著“三言二拍”之《喻世明言》第七卷“羊角哀舍命全交”正述其事(故事梗概):
春秋时候,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西羌积石山(即今临夏地区),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勉力读书,养成了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那时候左伯桃已经快上五十岁,因鉴于中国诸侯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所以一向没有做官的念头,后来听说楚元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乃携书一囊,辞别乡中邻友,径奔楚国而来,迤逦来到雍地,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再加一阵阵如刀如刺的狂风,左伯桃走了一天,衣裳都湿透了,勉强忍住寒冷前进,看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远远望见远处竹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灯亮来,伯桃大喜,就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屋里走出一个书生来,年纪四十四五岁,知道了左伯桃的来意,便一口欢迎进屋去。左伯桃进得屋内,只见屋中家具简单,而且破陋不堪,一张床上满堆了一些书卷,左伯桃请教那人姓名,知道是羊角哀,也是自小死了父母,平生只爱好读书,想救国救民的人,二人十分投机,便结拜做异姓骨肉。左伯桃请他一同到楚国去谋事,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往楚国而去。晓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粮将要用尽,而老天又降下大雪来,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给一人受用,还能到得楚国,否则两个人都要饿死。他自己知道学问没有羊角哀的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功名。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羊角哀恸哭不已。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言毕死去。羊角哀到了楚国上陈十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羊角哀弃官不做,要去寻左伯桃的尸首。羊角哀把左伯桃的尸首寻着之后,给左伯桃香汤沐浴,择一块吉地安葬了,便在这里守墓。
故事至此,按理已到尾声,然而情节又陡然峰转,从而达到高潮,使羊左义薄云天的形象达到最完美:
左伯桃坟和荆轲墓相隔不远,相传荆轲因刺秦王不中,死后魂魄不散,见左伯桃葬在他的旁边,边耍起武士威风。一夜:羊角哀梦见左伯桃遍体鳞伤而来。诉说荆轲的凶暴,羊角哀醒来之后,提剑到左伯桃坟前说道:“荆轲可恶,吾兄一人打不过他,让小弟来帮你的忙罢。”说罢,自刎而死。是夜狂风暴雨,雷电交加,隐隐闻喊杀之声。天明一看,荆轲的坟爆开了。这消息给楚元王知道之后,给他们建立了一座忠义祠,勒碑记其事,至今香火不绝。
书至此处,相信读者都会感动地热泪盈眶,千百年来,羊角哀和左伯桃的故事和管夷吾与鲍叔牙、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作为知音、知交的典范而在世间广为传诵。难怪三国关羽关云长在曹营中思念刘备时说:“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仪,观羊角哀和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至今,临夏人重情谊,守大义,疾恶如仇,颇有羊左遗风!
游仙窟书生逢神仙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一篇小说可谓声名显赫,虽然其思想内容一般,但其因首创志怪传奇内容而在中国文学史占有一席之地,这便是唐朝人张鷟写的志怪小说《游仙窟》。这部小说写一个唐朝书生在仙人洞的奇遇,而故事的发生地又是临夏。小说开头就写到:“若夫积石山者,在乎金城西南,河所经也。《书》云:‘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即此山是也”。一开篇,作者就直接点明故事的出处——兰州的西南方向,黄河流经的地方,名叫积石山。作者担心读者还不明白,就直接告诉你:就是大禹治水开始的那个地方。至此,细心的读者都会会心一笑,这不就是炳灵寺吗!
那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小说继续写到:“仆从汧陇,奉使河源。嗟运命之迍邅,叹乡关之渺邈。张骞古迹,十万里之波涛;伯禹遗迹,二千年之坂磴。深谷带地,击穿崖岸之形,高岭横天,刀削冈峦之势。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绝。目所不见,耳所不闻。日晚途遥,马疲人乏。行至一所,险峻非常,向上则有青壁万寻,直下则有碧潭千仞。古老相传云:”此是神仙窟也;人踪罕及,鸟路才通,每有香果琼枝,天衣锡钵,自然浮出,不知从何而至。“余乃端仰一心,洁斋三日。缘细葛,溯轻舟。身体若飞,精灵似梦。须臾之间,忽至松柏岩桃华涧,香风触地,光彩遍天。见一女子向水侧浣衣。余乃问曰:“承闻此处有神仙之窟宅,故来祗候。山川阻隔,疲顿异常,欲投娘子……
小说词藻华丽,描写丰美隽永,通篇用写诗酬唱的方式描写了主人公的仙洞奇遇,诗词工整,意境优美,堪称佳作,未读过的朋友不妨一读,相信您将会领略到一千多年前临夏的古老风貌。
在卷帙浩繁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不乏描写我们临夏的内容。与其他地区相比我们对文化内涵发掘的太少,对名人效应还重视不够。数年来,为了使旅游业拉动经济,很多地方见缝插针,大打“名人牌”。曾报道有两个省因诸葛亮的“古隆中”的所在地而闹的不可开交。而我们临夏自古名人不少,文化沉淀相当丰厚,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必定有丰厚的回报。如,炳灵寺附近建“遇仙庄”山中将某处命名为“唐僧首次遇难处”、在广河重建西秦太子祠、在积石山兴建羊左纪念碑(馆)等等,并修建一定的设施,凭着名著记载的影响,扩大宣传力度,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此举一方面是对传统古典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学习和承袭,另一方面是对临夏对外宣传最好的推介,相信在提高本地区知名度,推动旅游业发展上将有大的收获。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监督和法律监督工作,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近日,临洮检察院协同临洮县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
临洮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洮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