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出浓情扶出路 中国银保监会定点帮扶临洮工作纪实

定西日报 2018-08-21 09:34 大字

本报记者王亚海通讯员穆军学

在近日最新出炉的全省2017年度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中,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银保监会金融工会副巡视员、挂职临洮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的张亮双双上榜。

两年多时间,3415万元的定点帮扶资金,55.7万元的捐赠物资,800余万元的农产品销售,5亿元的各类贷款,70余个帮扶项目,7000余名贫困群众……这一组数据,是中国银保监会在临洮定点帮扶成效的粗略概括。

“内引外联结合,造血输血同步,扶贫扶智相济。”这一定点帮扶思路,是2016年临洮县被确定为中国银保监会定点帮扶县后,经过深入调研得出的。正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中国银保监会在临洮的定点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临洮县先后被确定为原中国银监会普惠金融试点县、金融系统绿色农畜产品供应基地、国开行甘肃省分行开发性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县……

特别是普惠金融试点县的顺利推进,深刻改变了临洮县扶贫领域金融乏力的现状。两年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临洮县设立分行,金融机构累计在该县布放金融服务机具700余台,行政村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特别是今年6月下旬协调促成了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网商银行与临洮县签订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合作协议》,填补了县域互联网金融机构设置的空白,项目落地实施后,农户可实现无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

百合是临洮北部地区贫困乡镇脱贫致富的希望。然而由于管理不到位及销售不畅等原因,种植户的百合卖不上好价钱。针对这一情况,中国银保监会想方设法通过线上联系京东、融E购、善融商务、善品公社等电子商务平台,线下通过微信等新媒体联系全国金融系统职工购买,共销售百合20余万斤,销售额达到700余万元。

为彻底解决贫困群众“造血功能”,中国银保监会充分发挥信托的作用,争取资金355万元,入股10个村的百合合作社,建立10个百合气调库,来解决百合保鲜及贫困户的分红问题。采用“产业扶贫+精准救助”的方式,支持百合产业和龙头企业,救助特殊贫困人群,对百合深加工按收益7%进行分红,每销售一斤百合提取一元钱进行分红,从而实现了“双重扶贫”。

在大力发展百合产业的同时,中国银保监会了解到养牛已成为临洮山区部分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但养殖风险相对较高。在中国银保监会的帮扶下,养牛模式在“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基础上,引进加入银行和保险,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完善的发展循环,让群众养牛没有了顾虑。“六位一体”扶贫模式已成为一种可复制的金融扶贫模式,让更多地方的贫困群众受益。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投放良种肉牛2844头,惠及贫困群众1560户。

同时,在中国银保监会的积极协调下,争取慈善信托资金351万元,促成四种慈善信托模式落地临洮,通过“支持肉牛产业发展”“项目股权投资”“入股合作社”和“支持绿色农业”等模式支持临洮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了“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临洮县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22.91%下降到现在的9.32%。金融扶贫在临洮已经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新闻推荐

定西市食药监局开展药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药品生产秩序,强化药品生产管理和医用氧生产过程控制,有效防范风险,保证质量安全,根据市食药监局2018年...

临洮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洮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