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共同建设美丽家园——陇原环保世纪行临洮组委会专题采访纪实本报记者 王亚海 通讯员 高玉红 刘婷婷

定西日报 2017-11-10 08:10 大字

十月的临洮,秋高气爽,正是收获的季节。近日,记者跟随陇原环保世纪行临洮组委会工作人员,深入临洮县部分乡镇村社,以“城乡垃圾处理”为主题,探访该县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做法。所到之处,呈现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动人画卷。

你我同参与村庄变花园

太石镇龚家大庄村张成福清晨起床,像往常一样,将门前庭院打扫之后,把垃圾倒进了自家的垃圾桶。“以前啊,没地倒垃圾,也没有环保意识,垃圾就随便乱倒,现在村上给每户配备了垃圾桶,装满以后就倒到村上的大垃圾箱里,有专人进行清理。”

据了解,以前村民们垃圾没地儿倒,大家也没有环保意识,整个村庄环境卫生特别差。现在,村上通过争取项目,为每家每户配备了垃圾桶,并且建立了定期清运制度,还通过村里的学生带动家长积极参与,大家爱护环境的自觉性有了很大提高。

创新模式变“废”为宝

新添镇潘家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大村,蔬菜在成为当地群众致富产业的同时,也为环境带来了一定污染。每年蔬菜尾菜数量达2800吨以上,大量尾菜倾倒进河里,散落在渠沿边、村道旁,成为环境“杀手”。

潘家庄村潘红兵、田海霞夫妇家8亩地全部种植蔬菜,说起尾菜堆肥,正在地里干活的二人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们把尾菜往大路上倒,现在做了两个堆肥坑,通过尾菜堆肥在地里直接把烂菜叶堆成了肥料,既节约肥料,又节省人力,还保护了环境。”

田海霞所说的尾菜堆肥实验是今年潘家庄村联合县农环站,引导蔬菜种植户选择简单高效实用的尾菜处理技术,就地处理,将尾菜通过发酵,变废为宝。以前随便乱扔乱倒的烂菜叶,现在变成了高效利用的有机肥。

多措并举让城市美起来在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的同时,临洮县城区的环境治理也围绕打造“休闲之都、水岸之城”的战略定位,通过建立城区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三位一体模式,开展“网格化”管理、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等一系列措施,城市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今年4月以来,一场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核心的环境攻坚战全面展开。以全域无垃圾为目标,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行动起来,向沉积多年的垃圾、卫生死角宣战,彻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拆除违章建筑、清理清运陈年垃圾、清除乱立牌匾乱堆杂物……干部群众劲头十足,处处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环境变好了,环境综合整治的产业效应正逐步显现。临洮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等产业,依托洮河沿线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风情以及特色农业生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旅游等产业,美丽的临洮正吸引着大批量外地游客的到来。

新闻推荐

又到菊花盛开时

深秋时节,漫步临洮县韩家湾牡丹园,曾经开得红红火火的牡丹早已凋零,金丝玉叶的秋菊正傲寒怒放。日前,临洮韩家湾牡丹园举办秋菊展览,共展出160个品种300多盆菊花,吸引数万游人前来欣赏。...

临洮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洮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