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丝飘香九百年 至今盛名犹称颂
没听说过中江挂面,你肯定是个假德阳人。
一直以来,中国饮食都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即北方人“饭面食肉”、南方人“饭稻羹鱼”。然而,在地处四川盆地的中江,却生产一种相传已有900多年历史的手工挂面,被人们称为中江挂面,兴于宋、盛于元,明代被列为向皇帝进贡的“御面”,清代以来则称为“银丝面”,是中江乃至德阳地区传统文化、特别是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一直以来,关于中江挂面的故事、传说和声名、荣誉不胜枚举,就在上个月,它又代表德阳入选了“2021四川十大美食地标”。一碗面,一种独特的味道,一段回味悠长的故事,一份魂牵梦绕的乡愁,万千银丝茎直中通,千百年来长盛不衰。
它的前世今生,值得我们了解、探寻和感喟……
1
好水好麦好天气,
成就一碗好面
据1931年版《中江县志》记载:“挂面,原料只宜小麦,今价几与米等,又机器面制造甚精,顾邑产畅销自若也。面细如丝,初长八九尺,截两头取中段,名曰“腰面”,一名“银丝面”;扁阔者名“韭叶面”。县城内外俱佳,河西谭家街尤胜,色白味甘,食之柔滑,食不尽者以筲摊晒,浇以冷水收贮,仍可再食。”
有意思的是,县志中还很“傲娇”地表达了对其他地方所产挂面的评价:“……向推夔州产者,但色黑粗硬,实不及中江也,细而中空,他处不然,以此为辨。”
是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气候、优良的水质和原料,正是中江挂面与众不同的地理基因。手工挂面的晾晒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中江温和的天气和适宜的湿度正适合晾晒挂面,制作时间只有初秋的10月到第二年初夏的5月这段时间。同时,制作手工挂面的原料是当地被称为油小麦的一种强筋老品种,《中江县志》称“小麦,有二种,以名‘油条’者为上品。”面筋度过高,做出来的面发硬、易断、拉不长拉不细;过低,面太软,口感不好。
此外,好面必须有好水。中江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手工挂面的生产区域集中在凯江河上游11个乡镇300余户家庭,只有这里才能制作出优质的中江挂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全都采用保护范围内的地下水。《中江县志》也说“吾邑文石产地之上下游,酒面常胜他处,其亦此泉之所致耶。”
2
“羊头架”与“扯扯面”
的传说
关于中江挂面的起源,有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北宋淳化年间,当时还叫玄武县的中江县令崔谷是北方人,喜欢吃面,但厨师做出的面条又粗又宽,口感很不好。有一天,厨师炖羊肉时突然得到启发,他把羊头骨架放在案板上,两个眼洞分别插进竹筷,再将已经发过酵、原本用来蒸馍的面团搓成粗湿面条,两头各缠绕在两根竹筷上,两手各执一筷轻轻拉扯,面条越来越细还不会断,细细的中江挂面由此诞生。
另外一个传说则要动人得多。相传北宋末年,兵荒马乱,有一对姚姓夫妇落难到中江县城谭家街,被一家卖刀削面的面店老板收留。后来店主过世,夫妻俩继承了面店,又卖起了北方老家的“扯扯面”。一天夜里,妻子赶老鼠时不小心打翻了油灯窝子,菜油倒进了和好的面团里,不料搓成面条后味道格外出色,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成了中江挂面的前身。
传说的真假与否已不可考,但直至今日,做面的师傅们都把挂面“上竹”所用的木头架子叫做“羊头架”。至于中国历史上南北饮食文化的交融,则早已得到了无数专家学者的研究论证。
3
从谭家街
到觉慧村
自北宋始,中江挂面经过不断传承、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手工制面工艺,到清代道光以至民国年间达到了全盛时期。彼时的中江作坊林立,年产百万斤,一担担挂面沿长江水路销往鄂、湘、粤等地;沿陆路则直达京城,专供皇室以及达官显贵。
而追根溯源,中江挂面的发源地就是县城西那个叫谭家街的地方。
据传,这是因为谭家街上有一口老井,井水甘甜,长年充盈不枯,当年姚姓夫妇就是用老谭井的水做面。其次,谭家街水陆两便,对面就是小南街城门盐市街的镇江寺码头,曾是川东、川西北、川北等片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附近的老居民们都还记得,那时通宵达旦都能听到拉纤声,整夜灯火通明,来往船只不绝。码头上曾有对联曰“商埠临江绕万家烟火,长堤接市骧四海货源”。
随着后来一轮又一轮的城市改造,谭家街的辉煌已经成为追忆。如今中江挂面的核心产区在位于中江县城西北约5公里的东北镇觉慧村,被称为“挂面村”。村里人说,手工挂面是在200多年前从谭家街传入的。当时村里有一座觉慧寺,香火极盛,因为谭家街的手工挂面很有名,住持就选派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和尚去学,回来后做给庙里的僧人吃。渐渐地,做挂面的手艺在当地流传开来。
4
“挂面世家”
代代传承到如今
“我们家世世代代都做挂面,曾祖父、祖父、父亲……我父母就是因为做挂面结的亲,母亲怀我的时候也一直在做面。有人开玩笑说,在我们家,连胎教也是做挂面。”
钟巧林,55岁,中江县挂面协会副会长,中江手工挂面非遗传承人。她的家族祖祖辈辈都住在谭家街,如今,她仍然在这里守着自
家的店面。
“有儿别学挂面匠,有女莫嫁挂面郎,吃了许多冷菜饭,睡了许多没足床,熬更守夜苦难尝……”中江挂面对制作者的手艺有很高要求,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积累,才能进入到拉条过程中面丝不断的基础阶段。“一碗正宗的中江挂面,大的工艺程序有18道,小的加起来有70道之多。做一次面,要连续20多小时不间断,耐性、体力、心思缺一不可。”钟巧林自幼就帮着家里扫面地、洗面棍,父辈们“一刻不得闲”,自己后来也“一刻不得闲”,所以对做面的辛劳感触很深。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艰辛,兄弟姊妹中最后只有钟巧林坚持了下来。她也曾经反抗过,考过机关单位的合同工,两次都被父亲百般阻拦,哭过、闹过甚至绝食抗议,但都无济于事。“后来,父亲把家里祖传的秘方交到我手里,那时候就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宿命吧!”
5
为了父亲的遗愿,
也为了无数人的乡愁
尽管如此,从“认命”到真正决心把家族传统发扬光大,钟巧林还是经历了一段坎坷的心路历程。
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挂面专业户”才开始在农村应运而生。几年后,初中毕业的钟巧林进入挂面厂工作,直到1990年企业改制。“做挂面累啊!几年下来,我的膀子都比同龄人粗很多。当时就觉得终于可以甩开这个‘大包袱’了,正好在家带孩子。”
然而天不遂人愿。在家的这段日子里,许多亲朋好友都来找钟巧林帮忙买面,她觉得外面很多挂面质量不稳定,不放心,就守着别人做,有时干脆自己动手。“一起长大的‘毛根儿朋友’、在外地工作的人、还有以前的老客户,都说想尝尝记忆中家的味道。”钟巧林忽然觉得,原来小小的挂面承载了这么多人的牵挂和念想,“原来这门手艺这么重要。”
一次次触动,又一次次动摇,真正让她下定决心的,还是父亲。“临终前他对我说,他做了一辈子挂面,我有这门手艺走到哪里都能吃上饭。另外,他一直想让中江挂面有个品牌,没能做成,希望我能做到、把中江挂面发扬光大。”
1991年,钟巧林下定决心“重出江湖”,叫上几个师兄弟、租了场地,又重新做起了挂面。“父亲说得对,要做品牌,要为中江挂面寻找一条新路。我不是什么‘老师傅’,也没什么大愿景,但我愿意为了父亲、为了家里做一些事!”
6
复苏与崛起
汗水与泪水
2003年,中江县挂面协会成立。
此前,中江挂面的发展形势已经很不乐观。缺乏监管的农家作坊式生产导致品质良莠不齐,加上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中江挂面的声誉大受影响。1999年,全县年产10万公斤的大厂只剩下1家。
当地政府部门介入了,制定了严格的生产工艺标准,整合资源,以龙头企业带动小型作坊。与此同时,保护和发扬“中江挂面”品牌的任务也提上了日程。
2005年,钟巧林申报中江挂面省级非遗传承人,需要拍摄个人视频,对方报价3万元,她只有5000元。“我说这些钱都是我卖挂面攒的,你们拍不拍?欠的钱和人情,我用挂面抵。”她的坦诚打动了对方,人家居然答应了。此后几年,逢年过节她都要送去挂面。
两年后,为了申请原产地证明商标,钟巧林又背起行囊,和工商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坐火车去了北京。一开始,人家不受理:“挂面又不稀奇,还用申请商标?”一行人等了好几天,她用烧开水的水壶现场煮面请人家品尝,终于让人家相信了“就是不一样”的中江挂面。接下来的听证会,她面对一排专家,讲中江的历史,讲挂面的故事,讲自己的父亲,还有父亲的遗愿。专家们频频颔首,感慨不已,她心里总算有了点底。
2007年,中江挂面成功申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注册“手工挂面原产地”证明商标;2011年,中江挂面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钟巧林告慰老父:“你要我做的,我做到了!”
7
“至今盛名犹称颂”
照进未来
“一经巧手斡旋出,面中再无昆仲。至今盛名犹称颂,孔通华夏,敢道九州同。”据传,这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中江人孟邵巡视台湾归来得乾隆亲自设宴接风,席间应乾隆要求所作。一句“至今盛名犹称颂”,至今依然。
2021年4月28日,一批价值2万美元的中江挂面发往美国,标志着中江挂面直接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同年11月11日,首批中江挂面从德阳发往日本,在日本全国范围内的连锁超市、旅游景区和一些高端饭店销售,每斤售价100元人民币。
如今,中江挂面有生产户700户、专业营销户13户、生产合作社1个,年产量300万公斤,年产值3亿余元,除了销往国内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还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把中江挂面好好传承下去,是我一辈子最大的愿望。”让钟巧林很欣慰的是,现在儿子已经完全掌握了制作挂面的技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选择回到家乡,用手工挂面让自己、让家乡更“有面”。
一碗面,一种独特的味道,一段回味悠长的故事,一份魂牵梦绕的乡愁。万千银丝茎直中通,千百年来长盛不衰!
本报记者刘倩
新闻推荐
(记者文潇)近日,中江县在凯达门业、宏发电声、亚度家居3家产教融合培训中心组织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结业考核,参考人员共8...
中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中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