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打开增收致富新通道

四川农村日报 2022-02-15 07:11 大字

当地群众在家庭农场内进行田间管理。

□梁潼

特约通讯员 肖开丰 文/图

立春刚过,正值田间各类作物长势的关键时期,为给日后丰收打好基础,连日来,中江县各农场主,组织当地群众,抓紧进行田间管理。

今年 55 岁的中江县富兴镇茯岭村的绿枝园家庭农场负责人曾星木,2021年6月在富兴镇茯岭村流转4、5、6 组的土地 500 余亩,投入300余万元用以打造绿枝园家庭农场,农场在栽种银柳、栀子花的基础上,套种了玉米、大豆等,还单独规划片区用于芍药种植。根据他的估算,农场丰收后,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常年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80余人,可实现人均年增收20000余元。

“我之所以有经营家庭农场的想法,一是看到这里有非常优渥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土壤性质,加上离城区近,方便产品运输;二是如今政策好了,我们的压力轻了、信心增加了。”曾星木说。站在曾星木的家庭农场内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梯田错落有致,田间地头有20余个当地村民正在对地里的银柳进行除草、固土、正枝等工作。

“家庭农场很新颖,对我们当地村民也有很大益处,家门口干活不累有钱挣,每年还能得土地租金,日子可以说越过越好了。”家住茯岭村5组的胡修琼说道。她算了这样一笔账,每个月不定时来农场做点杂活,一月下来能有1600元左右的薪酬,再加上土地租金,一年下来能到手2万多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更多支持农村发展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人愿意扎根乡土,顺应新型业态的发展,发展特色家庭农场,这样既减少了撂荒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发展了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茯岭村党支部书记文德米说道。

中江县按照“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合作一批、示范一批”的思路,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农场为小农场“做示范”,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免费提供技术支持,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的兴起,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新闻推荐

中江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让50余万农民工安心过年

(记者刘倩)春节临近,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朋友们即将踏上返乡的路途,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近日,中江县相关部门和各乡镇统筹协...

中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中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