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丘区大县的水库运管探索
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谁来负责?记者前往中江实地探访
中江县是水利大县,共有水库六十七座,其中六十二座为小型水库。图为中江县黄鹿水库,它是中江县多座小型水库的补充水源。肖开丰摄(视觉四川)
中江县水利局技术人员正在对一座小水库大坝开展安全监测。图片由中江县水利局提供
中江县郭家湾水库。 图片由中江县水利局提供
调查
冬春两季,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12月2日中午,德阳市中江县青市水库病险整治现场,工人正忙着在大坝上“收边扫尾”。正在搅拌水泥的彭淑兰和几名工友还没有去吃午饭的意思,“大家加油干,就是想让水库早点把水蓄起来。”
11月中旬,四川省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通知》,这是继年初全省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视频会后,省级层面对同一事项的再部署。为此,近日记者前往水利大县、全国首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中江县实地探访。□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明亮
A
水利大县的困扰
超龄运行,“爷爷辈”水库陆续积病成险
“因为干旱,种红薯的时候要用铁铲在地里挖出一个个小洞,还没挖几个,手已经震得生疼……”彭淑兰是黄鹿镇五丰村7组组长,在她的记忆里,母亲讲过太多关于缺水的故事。
中江县地处沱江和涪江分水岭的脊背上,境内山矮沟夹,集雨面积小,大部分地区属浅丘陵,但其面积、人口均超过整个德阳市的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丘区大县。与此同时,中江还是闻名全省的干旱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仅730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20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水平的七分之一,属极度缺水地区。
为尽可能多的屯蓄水源,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江开展了兴修水利的浩大运动,陆续修建了数十座大大小小的小型水库。每年汛末中江水利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先把自家的“瓶瓶罐罐”装满水,以备来年春灌之需。
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中江已有十多座水库超过设计运行年限,而其他没有超龄的“爷爷辈”水库也进入了集中发病期,陆续积病成险。
以青市水库为例,这座以灌溉为主的小(1)型水库,始建于1956年,当时是把邻近的几个堰塘扩建联结而成,直到1964年主体工程才完工蓄水,是周边3100亩农田的灌溉水源。
“青市水库投入运行50多年,又经过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破坏,主要建筑物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险问题。”中江县水利局高级工程师王菁莲介绍,2019年9月,青市水库在安全排查中被鉴定为“三类坝”(存在质量隐患问题,影响水库大坝安全,不能正常运行的坝)。
B
水库为何“体弱多病”
多为“三边”工程,维养管护曾是一大短板
“中江县共有水库67座,其中62座为小型水库,这些水库大多属于‘三边’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王菁莲表示,这些高龄的小水库陆续开始出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们在建设时缺少技术标准和建设规范,很多是靠村民们的经验修建的。
说到这里,王菁莲举了个例子。近两年,中江县的老旧水库中有30多座出现过白蚁危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大坝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对填筑大坝的土石进行“杀虫”。而现代水库大坝的建设过程中,对填筑的土石进行严格消杀和药物处理以预防白蚁危害,已经是标准作业。
一方面是天生“体弱”,另一方面,后天的成长也存在“营养不良”。
初冬的中江县彭家沟水库,水光潋滟,几只白鹭在湖面嬉戏,再看干净整洁的大坝道路和不远处修缮一新的管理用房,给人风景这边独好之感。
几年前,这里却并非如此。“水面经常漂着死鱼、水草、树枝。我们经过这里,一股股浓浓的腥臭味蹿入鼻腔,大坝上杂草丛生,难以通行。”提及水库之前的样子,龙台镇驷马垭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粮森印象深刻。
“在2019年实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之前,全县水库的管护基本是无序状态。”中江县水利局副局长吴勇表示,过去水库名义上是交给乡村和村组管理,但由于没有政策明确经费、人员、责任,水库可以说是“无人管”“无钱管”。
王粮森记得,过去只有水库出现较大安全问题时,村干部才会组织村民开会讨论维修方案,最后大多是村民们自己动手修缮,“基本不会上报寻求相关部门帮忙,更没有资金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C
牵住问题“牛鼻子”
因地制宜,解决好人和资金等核心问题
眉山市东坡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技术公司作为水库管理者,物业化管护小水库。中江能复制吗?
“中江财力有限。”吴勇表示,在确保水库“有人管”的问题上,中江有一套因地制宜的做法——发挥“王粮森们”的积极作用。除了担任村干部,王粮森还是彭家沟水库的专职管护员。为了做到水库“有人管”,中江县通过聘请村组干部、设置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为全县境内的小水库配备了专职管护员,每座小(1)型水库为两人,小(2)型水库为1人,并提供相应的经费补贴。管护员还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为此,中江县水利部门通过定期的理论和技术培训,让水库管护员们具备良好的水库管护技能。
四川省95%的水库属公益性水利水库,财政对水库维修加固和运行管护的经费支持有限,中江如何解决?
“我们将小型水库运行管护的人员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对等配备专兼职管护人员和补助资金,相关费用全部由县财政予以保障,2019年解决经费556万元,2020年安排财政预算660万元。”吴勇介绍,因为中江是极度缺水地区,水利设施是经济命脉所在,因此县级财政在相关资金上可以说是优先安排、全力保障。
考核是指挥棒,问效是试金石。为了强化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抓手,中江县进一步逗硬考核:将小型水库管理纳入河湖长制工作考核,把小型水库日常管理考核结果与管护经费挂钩,并作为相关人员年度目标考核、职务调整、评先晋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去年11月,中江县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为全省仅有的3个县(区)之一。“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创新。”中江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在盘活资产方面,将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库的除险加固、运行管护与经营。
●相关新闻
功能萎缩、规模减小、除险加固不可行……
水库可启动“退出机制”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明亮)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按轻重缓急,对病险程度较高、防洪任务较重的水库,优先实施除险加固。
四川省共有8190座水库,其中水利部门管理的有7757座。80%以上的水库建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大部分已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因工程老化、功能退化、洪灾地震等影响,四川省每年“积病成险”“因灾出险”新增病险水库约300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较重。
水库被鉴定为病险水库后,首先将进行除险加固,对于通过除险加固仍不能解决问题的,如何处理?《通知》规定:建立健全水库降等报废退出机制,对功能萎缩、规模减小、除险加固技术不可行或经济上不合理的,经过充分论证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降等或报废,并同步解决好生态保护和修复等相关问题。
降等是指因水库规模减小或者功能萎缩,将原设计等别降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运行管理,以保证工程安全和发挥相应效益的措施。水库降等的原因包括因规划、设计、施工等,实际工程规模达不到原设计等别标准;或因淤积严重,现有库容低于原设计等别标准。
此外,据了解,水库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及旅游等效益基本丧失或者被其它工程替代,无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库容基本淤满,无经济、有效的措施进行恢复;病险严重,且除险加固技术上不可行或者经济上不合理,降等仍不能保证安全等,可对水库实施报废措施。
降等报废也要信息化管理。《通知》明确,进一步核实全省水库大坝注册登记数据,完善水库运行管理信息,实现注册登记、责任制落实、安全鉴定、除险加固、应急管理、降等报废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利用水库基础信息数据,提高运行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健全水库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加快建设水库雨水情测报、大坝安全监测等设施。
新闻推荐
近日,中江男子小王(化名)几经挫折,历经8个多月的时间,从缅北的电信诈骗团伙中成功逃出,回国后来到中江县公安局向民警讲述了他...
中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