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狂人李其武

四川日报 2021-04-27 06:04 大字

□梅冬

李其武,四川中江人,上世纪70年代生人,曾以蹬三轮车谋生,现从事光纤安装工作。他蹬着三轮车跑了多远的路,无人知晓,但他藏书之丰、读书之多,却令人赞叹。其武评古论今,自在率真,无拘无束,常令许多专业人士自愧弗如。

第一次见到其武的藏书,已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是个骄阳如火的日子,我们一行人应邀来到他家。当时,他居住在城边的老旧二层小楼。从窄窄的楼梯几近攀援地进入二楼他的雅室,只见约十米长的一面墙,靠着一溜的书架,上面满是大大小小的书,有的书页已经泛黄,与陈旧的书架相得益彰,像相濡以沫的爱人,恬淡又沉静。伴着房后大片槐花的清香,阳台上花盆中的花姿草样,他的家,犹如这尘世中独辟的桃源。

李其武能口吐莲花,随口拈来,头头是道,却不写书。他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这一点,同行海尘甚是理解。至于词,他首推李煜,其次是姜夔。说着,给我一本《李煜词》,是很具年代感的老版本,竖行排列。我点头吟诵,诗情盎然,海尘兄听罢,也高兴起来。对于李煜早期作品的率性、情趣和风雅,我们都欣赏得很,也许是我们心里也渴望那种安逸的生活吧。李其武稳健地坐在我们中间,不笑不评说。

书与生活之契合妙不可言。无论在什么时代,人生之路都是曲折的,而坚持学习是一种好的品质。别人随波逐流,自己则保持精神追求不变不移,才能在短暂的人生中取得某一方面的成功。国学大师季羡林曾在北大守学生宿舍,接听、传达电话,他并没有因此而疏懒于学问,业余时间翻译梵文,最终成为梵文文学翻译家。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虚度时光,一点一点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人生就踏实了。李其武读书,就是这种坚持,他执着得像季羡林翻译梵文一样,用水滴石穿的功夫,积淀认知,升华素养。

与李其武谈书,谈的何止是书呢?钱文忠、扬之水、周梦蝶、梁从诫……我们兴之所至,说到谁是谁。说到梁从诫,自然说到梁启超、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金岳霖、张爱玲、钱钟书、杨绛……并拿出相应的书籍来查阅佐证。李其武除了和其他三轮车夫一样靠的是力气挣钱养活自己及家人外,和别人所不同的是,他通过读书提升了自己的精神高度。这一点,兴许他自己也不曾料到。

如今的李其武,物质生活也不是很富裕,尽管房子是新修的,但室内陈设简单且陈旧,唯一显得奢侈的便是一屋子的藏书。他藏书,不是为了藏而是读,这些书,他基本是读过的。他爱书,爱得纯粹,爱得无怨无悔。有人花钱买华服,买豪宅,买玉液琼浆……李其武用有限的钱去买书,买来便读,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李其武爱书如命,藏书上万册,南边墙边书架上的书,纸张色调很是协调一致,带着发黄的沧桑味道。他告诉我,那些书是他九五、九六年专门到成都九眼桥、春熙路那些书店里泡书店时买回来的。二十多年了,难怪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我浏览了一下,其中大多是商务印书馆的成果,基本是成套成系列的。

临走,他让我带走一本书,是钱理群的《我的精神自传》。夜读此书,脑子里却时时浮现出与李其武相关景物:一幢小楼,弥漫书香;一辆三轮,满载风霜;四壁书籍,陶冶情操……他的生活平淡却充实,劳累却快乐。

新闻推荐

万福镇 建党百年文艺活动启动

日前,万福镇在关圩村举办建党100周年文艺活动启动仪式、新时代文明实践“敬业季”道德讲堂暨关圩村“美丽庭院”授牌...

中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中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