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高新区会龙镇开展红苕育苗准备工作,启动产业发展蓄水用水保障工作 人勤春早育苗忙

遂宁日报 2021-03-03 04:50 大字

社员对红苕种苗地进行翻地、整沟,并把生石灰撒在地里。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眼下既是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也是红苕育苗的最佳时节。近日,在会龙镇粉房村现代农业甘薯产业技术示范基地,遂宁高新区永丰绿色524红苕专业合作社社员正抢抓晴好天气,对红苕种苗地进行翻地、整沟、清理杂草,并把刚买回来的生石灰撒到地里。

“在农业生产上,生石灰可用作基肥和追肥使用。”会龙镇524红苕专业合作社支部委员会书记周永珍一边翻土一边给记者介绍,按照惯例,红苕种苗培育通常在惊蛰前后。但由于今年节气特殊,惊蛰比往常来得早一些。根据天气显示,今年惊蛰时节气温仅在10摄氏度左右,对育苗不利。一方面要抢抓育苗时节,一方面又要考虑寒冷天气对出苗的影响,这可愁坏了遂宁高新区永丰绿色524红苕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远林。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李远林想到了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谭文芳。

“谭老师,红苕育秧的季节快到了。但是最近阴雨天气太多、气温偏低,我有点担心,请你帮我们支招。”在合作社的会议室里,李远林利用微信视频,向在成都的谭文芳咨询低温红苕育苗技术。

“如果温度偏低,我建议采用拱棚育苗方式,因为拱棚增温效果比地膜增温效果要好一些。”谭文芳说,红苕育苗最佳温度为16摄氏度,拱棚育苗可以升温7摄氏度左右。如此一来,育苗难题迎刃而解。

土地已翻好、育苗难题得到顺利解决,合作社春耕备耕工作全面准备就绪。与此同时,会龙镇还积极为524红苕基地的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去年,会龙镇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春旱,今年我们汲取教训,在1月就启动了产业发展蓄水用水保障工作。”会龙镇副镇长刘伟告诉记者,针对524红苕基地,会龙镇修缮了2个堰塘、新建了1个囤水田,蓄水量在3.5万方左右,可以充分保障整个基地的红苕种植。

据介绍,遂宁高新区永丰绿色524红苕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成立,现有社员462户,带动和辐射全市20多个乡镇、80余个村、1.8万农户种植524红苕3.6万余亩,524红苕已成为遂宁市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全媒体记者梁惠)

新闻推荐

小小社保卡 服务“大民生”

“补助发放到社保卡业务是在这办理吗?"这段时间以来,高店乡财政大厅陆陆续续有手持社保卡办理“一卡...

中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中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