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克“粮耗子” 钢板仓将成“粮食堡垒”

四川农村日报 2020-10-15 06:53 大字

去年的粮食还剩下一小部分,堆放在仓库一角。

土地托管示范区。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在中江县永太镇金穗源粮食专业合作社,经过一段时间筹备,专合社将过去堆放稻谷的仓库改建成密封的钢板仓。10月14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20多天连续作业,工人们已经将钢板仓建好,仓底部铺装钢板,呈v字型,离地50-100厘米,下部通风管道、大型鼓风机一应俱全。四面焊接上钢板仓壁,可以有效避免粮食受潮,杜绝虫、鸟、老鼠等“粮耗子”偷吃粮食。

建粮仓收储损耗大大降低

“去年稻谷散放在地上,虫害、鸟害、鼠害都比较多,而且地上容易回潮,对仓库底部的稻米品质也有影响,去年专合社总共收了800多吨稻谷,700 吨制成大米出售,另外150-160吨因为回潮只能卖作饲料,单这一项就损失了20多万元。”金穗源专合社负责人刘玉兰不无焦虑地说。

飞鸟、老鼠、害虫、受潮成了稻谷的“四害”,今年,专合社下定决心修建一处钢板仓,彻底杜绝这四类“粮耗子”。

“粮仓通过隔板分隔成3个独立的小仓库,在9月底投入使用,总共可存放粮食1200吨。装满稻谷后,我们准备插上检测设备,随时检测粮食的水分、温度等情况,可让粮食存放时间大大延长。过去因为各种‘粮耗子’影响,加上装载磨损,每年收储环节稻谷的损耗在10%左右,用上钢板仓后,预计每年损耗在2%-3%。”金穗源专合社理事长常滔介绍。

钢板仓除了省心,还十分省力。粮仓门口将配备一台电动升降机,烘干后的水稻,不需要人工装卸,只需要车辆运到粮仓门口倒入升降机,由升降机提升到粮仓顶部,通过进料口倒入粮仓。粮仓底部也留有闸门,方便加工大米时取用。

金穗源专合社对钢板仓的迫切需求,还源于不断增加的粮食“库存”。去年存放的800多吨稻谷,其中300多吨来自其托管的600多亩稻田所带来的收益。由于专合社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老百姓只需出地,年底就能根据水稻产量多少,获得一定比例的收益,因此托管服务越来越有吸引力,今年托管规模更是达到了3000-4000亩,如果没有粮仓,更多的粮食将无处堆放。

备稻收确保粮食粒粒入仓

常滔告诉记者,金穗源专合社在永太镇多宝村、清福村种有水稻1000余亩,加上托管,今年的稻收面积在4000亩以上。其中:多宝村、清福村的1000余亩水稻已在10月11日前收完,烘干后全部入仓;托管基地的稻收还在有序开展。

刘玉兰同时也是中江鸿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介绍,收水稻期间,专合社准备了3台联合收割机,另外长期聘用机手7-8名,他们驾驶自己的收割机参与作业。作业效率视田块和天气而定,效率最高时能达到60-70亩/天,田块较小、天气较差,也能达到 20-30 亩/天,高峰时还能请来跨区作业的“帮手”,预计水稻能够在10月底前全部收完。

刘玉兰透露,专合社请了几名工人跟在收割机后面,捡拾遗落的稻穗,以减少机收环节的损耗,“水稻一旦倒伏,机收损耗就比较大,今年稻田受天气影响不大,几乎没有倒伏,机收环节的损耗应该不多。”

常滔介绍,从钢板仓的建造成本看,前期买材料投入40多万,实际总投入70多万元,不过,粮仓建好后用个几十年都没有问题,相对于粮食损失,还是比较划算。

“农业农村部门也会在产粮大县项目中列支专项资金对仓储、加工、烘干等环节进行补助,从而缓解粮食生产者可能面临的资金困难,确保粮食收获后颗粒入仓。专合社可积极申报,只要符合条件就会享受到相关补助。”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副站长刘举介绍。

新闻推荐

修复机耕路助力农民秋收

随着一辆大货车在高店乡仪城村村部停下来,只见一群人蜂拥而至,分工协作,将车上的涵管搬运下来,忙得热火朝天。“有...

中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