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夜 围炉夜话捉熊猫(上)
工作人员在野外监测大熊猫。
夏勒在五一棚带队追寻大熊猫足迹。
五 一 棚的中国专家追踪记录大熊猫数据。
夏勒与胡锦矗等在卧龙。
□张志忠 张和民 王永跃/文
在山上监测大熊猫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冬天过去了,五一棚迎宾路口的老杜鹃树又发出了新芽,又一个春天来临了。
董赛因工作需要到山下的管理局工作了。五一棚站长一职空缺。为了继续推动五一棚大熊猫野外监测工作,由张志忠担任代理站长。
壹
五六双胶鞋
在火塘边烤干
大任在肩,千头万绪。是夜,大家都睡下了,张志忠走出帐篷,一边转悠一边整理思绪。皓月当空,密集的星星眨着眼睛,这里距离天空很近。四野寂静,越发衬得帐篷里辛苦追踪熊猫的人们鼾声如雷。这些可都是为大熊猫保护研究工作钻山入林的“野人”啊!想起山下核桃坪已经建好的饲养场,英雄沟的大熊猫就要迁往山下了,一个问题在张志忠的脑海里盘旋:听说要以野外救护的大熊猫为基础,利用圈养繁殖的方式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工种群,从而对野外种群的保护起到支持作用。要进行繁育,关键是要牢牢掌握野生大熊猫的生态习性,特别是大熊猫在野外如何发情交配、生养哺育孩子等等,那么五一棚的跟踪监测就显得更为重要。春季,正是大熊猫发情的季节,怎样进行跟踪监测,才能在胡锦矗教授和夏勒博士研究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呢?
“梆梆梆……”敲击地面的声音从帐篷里传来,隐隐还伴着说话的声音。张志忠循声望去,是平常几个人一起住的大帐篷里还有人没睡。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住这大帐篷的几个人要么值夜班,要么换班,大帐篷都快空了。是谁还没睡呢?估计也只有老彭了。
掀开帐篷门,一股浓郁的臭胶鞋味就涌了出来。这是专属于五一棚的味道。不用说,老彭正在为大家烘干白天监测打湿的胶鞋。果然,老彭正在清理一双黄胶鞋鞋底上的泥。伴着有节奏的敲击声,一起一落间,鞋底上的干泥巴就散碎在了地面上。而火塘周边,还有五六双胶鞋或站立或趴着,借助火塘的温暖驱走大山里的潮湿。
看着老彭花白的头发和粗糙黝黑的手,张志忠很感动,那些胶鞋里有一双正是他的。在五一棚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山上工作的日子很难穿得上一身干衣服。每次上山搞监测,晚上回来鞋袜都湿透了。老彭心疼大家,就在火塘给大家用铁炉子烤鞋子、袜子还有山里人称的毪子。这些散发着各种味道的鞋子、袜子、垫底、毪子摆满了他帐篷里的炉子周围,翻转烘烤,记住哪一双是哪一个人的,第二天一早又分给大家。这样额外的工作老彭做了好几年。用他的话来说,山里潮湿,如果在穿戴上再不注意,很容易患上风湿病、关节炎。他以前就是不太注意,最后落下一身病。这些年轻人跟自己的孩子一样,都是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未来,山里条件已经很艰苦,他不忍他们穿着潮湿的鞋子上山工作。
没想到董赛也在。坐在小板凳上的他,见张志忠进了帐篷,忙站起来,问道:“怎么了,哪里不舒服?”这就要起身过来摸张志忠的额头。在野外,天气寒凉,容易感冒。
张志忠忙说:“睡不着,过来和你们聊聊天。”
贰
森林砍伐
威胁大熊猫生存
怕味道太重,彭加干把帐篷门帘掀了开来,一阵风吹进来,火塘的火变得更旺了。张志忠随手拿起一条毪子,围着炉火烘烤。
“这种打粗的活路我来做。”彭加干抢过张志忠手里的毪子,说:“你们的手是搞研究的手。”
董赛乐了,说:“老彭这是心疼你呢!”
张志忠呵呵笑着,顺手又拿起一双胶鞋,笑着说:“我先研究怎么烤干这胶鞋。”
见张志忠执意要干,本来话就不算多的彭加干不再坚持。炉火旁,三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但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熊猫。
他们之中,彭加干和大熊猫的缘分来得最早。
彭加干的老家在四川中江,十三岁的时候跟随父母到了卧龙的耿达,成年后在卧龙关娶妻生子,自此就在卧龙安居乐业了。1963年4月,四川省政府批准在四川省汶川县卧龙乡关门沟林区划出两万公顷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后,原来在卧龙森林经营所工作的他随体制的变化成了保护区的一名职工。
“最早的时候,只有田致祥和我两个人。”彭加干说:“那会儿,大熊猫是很多的。很容易看到它们的粪便,还有活动的痕迹。后来,红旗森工局进驻,砍伐木头,大熊猫的栖息地就越来越小了。”
“都建立保护区了还砍伐木头吗?”张志忠问。
彭加干说:“那时,我们国家学习苏联模式。随着红旗森工局伐木工人的进驻,保护区域外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大熊猫的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它们不得不退缩到保护区域内的森林里。为了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我们与伐木工人多次交涉,但没有结果。”
董赛问道:“听说是田致祥写了一封信,然后让国家重视起了卧龙的大熊猫?”
彭加干点了点头,说:“眼看着一片片茂密的森林被砍光,大熊猫再也不来,本来是大熊猫很好的栖息地被破坏,我们的心都很痛。1973年,有文化的老田执笔写了一封信给中央,报告了森林砍伐对大熊猫生存造成的严重威胁。后来才慢慢好了。”
董赛补充道:“听说有两名报社记者还写了三篇内参,呼吁‘停伐保护大熊猫栖息地’。1975年,国务院将卧龙的大熊猫保护区从两万公顷扩大到二十万公顷,红旗森工局撤出了,才没有更多的林子被砍掉。”
“具体情况不太清楚,反正最后森工局走了,这些林子才得以保存。”彭加干说。
叁
烤羊肉或猪排
引诱来一只大熊猫
平常听得多了解情况的董赛接着彭加干的话说:“但是,森林被砍伐的遗留问题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正因为林子变少,大熊猫退后到人迹罕至的大森林里,很多人不相信卧龙还有野生大熊猫,特别是一些外国人。这也无可厚非,由于大熊猫生性孤僻,嗅觉和听觉尤其灵敏,当闻到人的气息,听到人活动的声音后,会迅速地跑开。很多时候,可能还能见到大熊猫刚刚拉出的新鲜的还带着热气的粪便,但它早已不知所终。所以,要想在野外看到大熊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没有野外工作经验的人。”
“哈哈,说卧龙没大熊猫,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董赛说着说着,不禁一阵大笑,引得张志忠也笑了起来。
彭加干摇了摇头,说:“不知道的就不像你们这样想了。搞跟踪监测之前,总是抓不到大熊猫,夏勒好着急。”
董赛笑道:“老彭,别卖关子了,快把你诱捕大熊猫的事讲来让志忠听听。”
彭加干憨厚地笑了笑,把手里烤干的鞋子放到一边,又拿起了另一只,这才慢悠悠地讲了起来。
1980年冬天的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跟踪监测工作已经启动,首要任务就是设置陷阱,捕捉野生大熊猫,麻醉后再为其戴上无线电颈圈,然后放回野外。这样,跟踪监测人员就可以拿着无线电接收器,举着天线,根据大熊猫传来的信息进行及时跟踪了。
诱捕笼是用沉重的原木做的,为的是结实,让孔武有力的大熊猫不可能掀开。厚厚的笼门是扇活门,笼子里悬挂着经烘烤的羊肉和猪骨,若有大熊猫禁不住肉食香味的诱惑,走进笼门,拉扯羊肉或者猪骨,连接着的机关就会启动活门掉下来,把大熊猫关在笼子里。
彭加干对大熊猫活动的区域是熟悉的,他选择白岩等地安装诱捕笼和陷阱,他每天会进行查看。根据分工,夏勒和胡教授负责了解野生大熊猫的冬季活动情况,彭加干则负责查看诱捕大熊猫的笼子,颇有一番等鱼上钩的味道。
然而,令人焦急的是大熊猫却迟迟不愿“上钩”。这时,新来的外国专家带来了脚套,在大熊猫活动频繁的地方捕捉到了一只两岁半的雄性大熊猫。但脚套的办法会让被套住的大熊猫因挣扎而受伤。因此,人们还是希望彭加干设置的笼子能套住熊猫。
彭加干决定在诱饵上下功夫。他每天增添羊肉或者猪排骨,把它们烘烤得滋滋响,让香气四处散发。不久之后,这个方法奏效了,1981年3月10日,终于捕捉到了一只雄性大熊猫。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供图
(内容来源:《大熊猫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闻推荐
13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凯州新城建设本报讯日前,农发行德阳市分行成功申报获批13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凯州新城城乡一体化建设...
中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中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