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变成“香饽饽” 10万株蚕桑织就致富路

德阳日报 2020-04-03 10:35 大字

“等这批桑树苗成长起来,我们村的蚕桑扶贫产业基地将成规模,农户将从桑蚕养殖中受益。”在中江县回龙镇栀子湾村,看着不久前该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帮忙种下的数千株桑苗,该村村民曾光胜满怀脱贫信心。

本报记者张伟

多种因素限制

传统产业成“鸡肋”

栀子湾村距离中江县城有10分钟的车程。尽管距离城区很近,但受制于自然环境、生产条件等限制,400多户的村子就有41户贫困户,是市级贫困村。

村支书刘代民说,栀子湾村地处丘陵,与中江不少村子一样,农业生产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受制于灌溉用水条件,种植抗旱作物,一年下来纯收入很低,仅有几百元。不少青壮劳力纷纷外出谋生,而一些农户成了贫困户。

按照上级安排,2018年7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计划安置与创业就业科相关负责人何韬到栀子湾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后,迅速开展入户调研摸排,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寻找脱贫“密码”。何韬发现该村一直有桑蚕养殖传统,因为农户分散式种养,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多种因素制约,使得产量低、效益低,挣钱的项目成了“鸡肋”。

在镇党委、政府支持、指导下,村两委组织村三职、社长和致富带头人参观学习先进村建设模式。

刘代民说,通过到什邡、绵竹、广汉以及中江本地发展得好的先进村参观,发现要脱贫,还是得打开眼界和思路。

成立蚕桑扶贫基地

探索发展新模式

如何让“鸡肋”变成“香饽饽”?根据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希望再次把蚕桑种养业发展起来。何韬所在的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非常重视,积极协调市、县农业农村局,在中江县回龙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栀子湾村蚕桑扶贫产业基地顺利启动。

该村先引资在10社流转100亩种植蚕桑做样板。100亩蚕桑下田后,当地村民,尤其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蚕桑园打工挣钱,除此以外还有土地流转的收益。这些利好极大地触动了村民。

为最大程度增加村民收入,调动村民积极性,增强脱贫致富的决心和勇气,今年,该村通过前期入户调研、实地考察与村两委研究决定,动员牵头成立村级合作社,在土地条件稍好的7社、8社流转200余亩土地到村委会统一管理,村民自筹资金30万元,大胆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进而带领全村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养殖。此外,还有30万元的扶贫产业资金注入到该村蚕桑扶贫产业基地建设,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还能每年从基地产值中“分红”。

在这200亩土地中有30亩交给贫困户自己打理。经过筛选,曾光胜成了贫困户带头人,具体负责管理30亩蚕桑地。每天他都会骑车到位于7社的扶贫产业基地查看蚕桑生长情况,组织贫困户生产管理。

曾光胜说,30亩蚕桑地的种植得到各级部门的关怀。原计划春节后,蚕桑扶贫产业基地栽种蚕桑。受疫情影响,近期,该村抢抓农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上万株蚕桑幼苗陆续栽种。回龙镇还专门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到栀子湾村蚕桑扶贫产业基地开展桑苗义务种植活动,助力复耕复产。

加快脱贫步伐

拓宽村民增收途径

蚕桑扶贫产业基地让栀子湾村加快了脱贫的步伐,目前有蚕桑10余万株。由于产业带动作用,目前已有很多农户主动投身产业基地建设,在全村掀起了产业发展的新势头。看到该村打算建设蚕桑扶贫产业基地,前期流转100亩土地的投资者主动融入基地建设,合作一体化发展。

刘代民说,养蚕一年可以轮作6次。受疫情影响,在本季桑树长大后,可以轮作2次,预计年底可养蚕240余张,收获蚕茧11000公斤,预计产值50余万元,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从中长期稳定受益,增收脱贫。

“第一批蚕桑长势喜人,已经初具规模。眼下第二批蚕桑已经下地,蚕桑扶贫产业基地正在壮大。到时全村村民都将受益,共同致富。此外贫困户还多一个村产值额30%的额外分红。”何韬介绍,目前正在筹建蚕房,还注意到基地内一块自然环境优越、30亩的鱼塘,下一步打算尝试走农旅结合之路,种植果桑等作物,搞立体种养业,发展民俗游,拓宽村民增收的渠道和途径。

新闻推荐

春醉梨花沟

□王守槐西眉山乃龙泉山脉的尾翼,中江县最高的山脉,山势逶迤绵延,从石垭的芍药谷到松林的桃花山,绵延而下至梨花沟,鸡鸣三县,犬...

中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中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