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 快乐读书
□张宗政
米卢执教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时主张快乐足球,而真正的读书人则主张快乐读书。快乐读书既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蓄养的心性。金圣叹有一首《独坐咏怀》:“空斋谁与语,开卷寻古人。謦咳竟如故,典型成可亲。庭花争弄色,林鸟静鸣春。安得素心人,相携数夕晨。”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认为开卷读书就是与古人謦咳,并希望能与素心人朝夕謦咳。这里的素心人就应是那种能转识成智的真正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的目的就是为转识成智。书籍是人类探索人类认识人类实现所积累起来的智慧营养,而且星量无数,那我们也只能选择为自身有用的书来读,选择能追求人生自由、幸福、快乐的书来读,选择与解决各种问题最相关最有效的书来读。但即便这样选择,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因而还得找到一条最方便最轻松最快乐的读书捷径。而这样的捷径有没有呢?当然有,那就是五步读书法。
带着未知去求知,第一要获得的是我们生活以至生命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信息或是有字的书,或是生命之间的口耳相传,或是与万事万物接触、观察、互动、体验,锱积铢累,从而形成我们认知的一种主观态势,这就是常识。如果我们的主观常识更加深刻,更加专一,更接近对象本身的状态,于是我们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专业技术带头人、能工巧匠、学者、教授,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知识分子。但即便是高级知识分子,那也只是在功利层面在巧知巧能的某个领域有了一些进取和能为。那再进一步读书呢?我们还得在某个领域读出来系统的见解,以构建成理论体系,形成自己的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成就为学问家、思想家、大师、大家,这才算拥有了学识。学识是知识的系统化、体系化,有它能自圆其说的独立性,因而就形成百家百派,各拥真理,纷争竞放。孟子在《尽心》里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尚书》尚且让我们读得如茧自缚,那我们还能够怎么去读呢?那就是做书本的主人,以转识成智的方式去读,让我们读出来一份智慧,一份快乐,这就把有限的学识变为了无限的智识。
唯识学提出来的转识成智是要我们把人类全部的信息、常识、知识、学识统统来一个总结,来一个提升和转换,从而化成一份活泼泼的智慧,无量营养的智慧,以回到我们读书的初衷。那要怎么样才能转识成智呢?因为所有书都是过去时,我们只有站在未来的高度去认知,去识别,并且把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打通,这就是转,这就是化,把我们的巧知巧能化为良知良能,最终化为灵知灵能,这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读书读化了,臻于化境了,那何书而不能读,不能化,这时候我们就能像王夫之读《通鉴》那样,“千古艰难小生死,百代权衡大是非”了,就能像金圣叹那样点评《西厢记》连说33个“不亦快哉”了,同时我们也能与素心人謦咳而“相携数夕晨”了。这,就是转化的快乐,就是快乐读书。
张宗政,男,中江县文化馆文学辅导干部,从事基层群众文学辅导工作33年,业余喜欢散文、中短篇小说创作,曾在《北京文学》《红岩》《小说林》等刊物发表作品。
新闻推荐
□张宗政爱是人生命中特有的潜质,爱文学则是这潜质中特有的灵性。像加速的中子在一定条件下撞击铀原子核可以产生核裂变一...
中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中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