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名骨干组成市疾控中心疫情应急检验组 疫情防控的“排雷兵” 24小时待命“揪”病毒
检验员在同事的帮助下穿戴厚厚的防护服。
直击防疫一线
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是德阳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线上的“排雷兵”,24小时全天排班与疑似病毒标本打交道,最快速度“揪”出病毒,避免其他人感染。
他们就是由16人组成的市疾控中心疫情应急检验组。
文/图本报记者叶斌
走出实验室轻松多了
1月28日下午3时许,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所的实验室外,检验人员杨国庆和李莲正在同事们的帮助下穿戴厚厚的防护服,将对新一批病例样本进行检验。
经过约20分钟的“武装”和消毒准备,杨国庆和李莲向同事们挥了挥手,将实验室的门关上,专注地投入工作中。
实验室外,市疾控中心党总支委员何杨向记者介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要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中进行,检验人员要采用三级个人防护。杨国庆和李莲佩戴了呼吸面罩、N95口罩、双层手套,穿了两层防护服。实验一般都要工作1个多小时,如果检验的样本多,有时需要工作三四个小时甚至更长。
“在对病毒检测的同时还要保证实验操作的每一步都必须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定,绝不允许实验人员自身被感染的情况出现,在‘排雷’的时候也要保护好自己,这很考验体力与耐力。”何杨说。
约一个半小时后,杨国庆和李莲工作告一段落走了出来。取下头罩的第一时间,二人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最大的感觉就是轻松多了。”杨国庆说,穿戴三级防护装备走进实验室,会高度紧张,工作起来非常闷热、眼罩还容易起雾、脸上容易出汗,非常难受。“刚才我们已经对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即将进行下一步的检测实验。”
凌晨3点检出全市首例阳性标本
何杨是市疾控中心疫情应急检验组副组长,正是她和同事李莲在23日凌晨检测出德阳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样本呈阳性,成功“揪”出病毒,让患者及时隔离治疗。
22日晚上10时许,做了一天实验的检验员何杨、李莲、谢雪莲三人接到中心应急办电话,称中江县疾控中心有一例高度疑似标本正在送来的路上。11时许,标本送到,她们立即投入工作。
23日凌晨3时许,结果出来了,标本呈阳性。“我们紧张又疲惫的身心一下子就轻松多了,终于把这个新冠病毒首次从德阳‘揪’了出来,这就能有效避免其他人感染。”
为了进一步确认,让结果更可靠,何杨与李莲又换了另一种试剂再次投入到检验中。凌晨7点多,结果得到再次验证,为阳性。“第二次的检验结果让我们心里踏实了不少,然后赶紧进入下一个流程。”
“仗”打完后好好陪陪家人
16名检验组成员是疫情发生后,市疾控中心第一时间抽调中心各部门的骨干组建起来的队伍,年纪最大的55岁,最小的25岁。这些天来,16人没日没夜加班工作。
曾德军是市疾控中心疫情应急检验组组长。从1月20日至今,他天天都在加班,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这是检验组成立后每天的常态。疫情当前,再苦再累都是应该的。但最亏欠的还是家人。”20日,小组集结当天,曾德军的老父亲因摔伤做了骨科手术出院,几天后又因消化道大出血住院。这期间,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老人。父亲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反而早早出院,带上两个小孙女回乡下休养。
这段时间,天天驻扎单位,曾连续数天没回过家的何杨也有两个小孩天天在家盼望着她。“一有点空时,就和两个小朋友通电话,当小女儿问妈妈为什么天天不回家,说她最开心的是有妈陪着时,还是没忍住流泪了。相信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定会取得胜利。到时候,一定好好陪陪家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多路探访基层防控疫情工作——防到路口,控到人头□本报记者郭剑夫吴忧余如波宋开文秦勇周海波郑志浩“你是干...
中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中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