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越锦城温柔的河 我与流沙河老师的文字交往
□姚天赋
我本成都人,命运之舟却载我走了一条艰辛的路,先在军营服役六年,转业地方后,一直在省属汽运部门工作。业余时间热爱读书学习,抱着求知欲望,捧读具有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的文章,由此熟悉了青年时期就知道的流沙河。长此以往,崇敬有佳。
尚在2007年,我在中江县,发现该地文庙门坊题词为:“道贯古今”。据我所知,全国文庙题词均为“道冠古今”,该县文庙门坊刻于清道光丙申仲春(重建),虽年辰久远,但不碍置疑。抱着求知欲望,我写信给沙河老师求教。真未想到,不久就获得回信,毛笔书写于宣纸立行彩笺,行楷流畅,繁体字一丝不苟,美感凸现,独具一格,古风扑面,赏心悦目,形式与内容统一。有方家言,乃佳字一幅也。
现将沙河老师回信抄录如下:“天赋先生拙文蒙嘉赏实不敢当敞邑与贵县为邻习俗卑陋相似一笑置之可也垂询文庙题字忆曾见夫子画像有赞词云德参天地道冠古今八字确实宜用冠字若作贯似亦通夫子自云吾道一以贯之贵县文庙可能据此改作贯字不过夫子既然乃圣之时者管古不管今恐难贯今也我亦说不清了问候安康流沙河〇七年三月十六日印”。
沙老回信,实事求是,有根有据,就贯和冠的分析,结论宜用冠字,至于为何用贯字,分析在理,未作定论,足见谦虚谨慎的文风,令求知者释惑。
我在读书过程中,佩服老师学识渊博,著文严谨,对某些约定俗成的字、句,有令人叹服的辨误。如“七月流火”“跟斗应作羹斗”等,一再错用即是。我常感叹,约定俗成习惯势力的强劲可畏,而望文生义的约定俗成却可以贻误做学问,岂能等闲视之。譬如:七月流火,很多论述都说是暑热难耐的意思,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其实,这是指清凉即将来到。“七月流火”非燃烧之火,乃一颗恒星之古名也。我就是读过老师的文章后,增长了知识,著文不再以讹传讹了。
沙河老师不仅对望文生义加以厘清,对现实中的某些常见语言也有关注。川大教授求教沙河老师为足球迷的吼叫“雄起”探源,沙河老师因此著《雌伏与雄起》一文,印象深刻,令人叹服。
沙河老师著作颇丰,我购读部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买不到新著。2001年,先生出版《流沙河短文》一书,当时我处偏僻县城,大山阻隔,文化层面滞后,书报或缺,孤陋寡闻。虽常回蓉,来去匆匆,市政建设日新月异,老成都人成了乡巴佬。为了购读此书,先睹为快,寻求书趣,于是写信给该书的编辑吴茂华女士希望购买一本,并请沙河老师签名题词邮寄我处。我寄去40元,作为特购。对此贸然之举,不时自省,是否合适?稍待时日,该书寄到,并有题词:“姚天赋先生惠览流沙河印元年十月十日”,令我喜出望外,不可言喻。更令人惊奇感动的是,还有十多元的邮票。附有短笺:“天赋先生:拙作一本前已寄上。收了你的钱,小见了。所奉四十元,扣除书款邮资,尚有余额,换成邮票寄上。小城岁月,正好看书消遣,且得闲中雅趣……”
面对沙河老师的短笺附言,我思潮起伏。沙河老师真不愧是读者的良师益友,不为利,只为传播知识作为首要考虑,多么令人景仰啊!其高尚的道德品质,足显学者风范!
如今,乡贤已远行,祝愿一路走好。
新闻推荐
“老袁,今早的种粮大户培训会,九点钟准时开会,你记得来哦!雾有点大,路上骑车慢点,注意安全!”一大早,在赶去乡政府的路上,我就接到...
中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