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的阳光照亮孩子们的梦想 德阳市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综述
孩子们在灿烂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刘岗摄
“黄河东路幼儿园修好后,我就把孩子转过来,这里条件好、学费便宜。”提起孩子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上学,市民赵嘉铭喜上眉梢。
“现在‘大班额’问题正在逐渐解决,小班化教学已成趋势,老师的精力能更好地分到每个学生身上。”同样开心的,还有市民谢红。
“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橡胶防滑运动场、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这里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黄河新区将诞生一所现代化小学,让青衣江路小学校长张洪明对德阳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以稳中求进为工作基调,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更高质量更加公平为发展主线,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个学生的梦想。
本报记者杜晓鹏
更高质量补短扬长提升教育水平
2019年中考结束后,一组数据引起了德阳教育界人士的注意:全市中考十强学校,中江占4席;多名中江娃进入特优生行列。作为百万人口农业大县、四川劳务输出大县和脱贫攻坚主战场,中江基础条件不佳,但今年的中江教育却交出了一张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中江教育的可喜变化,是德阳市找准方向补其短,抓住特点扬其长,让农村教育更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德阳市开展了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幼儿园“小学化”治理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加强校际协同共建,已建立8个教育集群、13个片区共同体、7个校际协同发展联盟,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实施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行动计划,提升高中教育质量,今年高考本科上线率64.35%(其中5所中学本科上线率均超过80%),创历史新高。
职业教育是德阳教育的一张名片。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德阳市深入推进国家高职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继续创新“省市共建、政企共建、校企合作”多元办学体制,支持高职学院争创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两所高职学院入选教育部“国家优质高职专科院校”名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双示范”建设,2019年成功申报1所省示范学校建设项目、1个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每年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万多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源源不断为各行业培养高素质产业生力军。
更加公平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今年4月,德阳五中与仓山中学、仓山镇中心校签订帮扶合作协议,捐赠现金用于购买一体机、桌椅等教育教学设备,并开展教师交流活动。与此同时,还有其他9所市直属学校结对帮扶中江县南片区学校。德阳五中校长徐永杰说,这有利于推进区域内校际之间的教育均衡,有利于推进中江教育脱贫攻坚。
为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市政府制定了一份“设计图”,明确了基础设施均衡配置、老师资源配置、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学生就学保学体系4个方面、15项重点任务。
依据“设计图”,德阳市6个县(市、区)又制定各具特色的“施工图”,照图精准施工,着力解决基础教育“乡村弱”的问题,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城区教育资源。
截至目前,2019年计划新(续)建的12所幼儿园中已有2所竣工,7所中小学已有6所开工建设,16所“全面改薄”项目有5所学校项目完工。针对城区幼儿园入学问题,市中心城区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所,普惠性学位达到6465个,同比增加1490个。
与此同时,着力解决好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子女就学问题。全面落实资助政策,今年已有8.24万名贫困家庭学生获补助金5444万元,493名重度残疾儿童实现“送教上门”,特殊教育入学率达98%以上。按照“两为主、一指定”原则,确保近4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更优师资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9月1日上午,罗江区略坪小学,一位年近6旬的老教师忙前忙后,不是协助学生报名,就是忙着布置学校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展板。他就是扎根农村教育41年、今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的徐国刚。在义务教育阶段获此殊荣的,今年德阳仅徐国刚一人,他也是德阳市众多优秀教师的代表。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记者钟正有)8月28日,中江县工会系统2019年“不忘初心·金秋助学”资助仪式举行,全县50余名受资助的困难职工(农民工)子...
中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中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