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不足百日与母分离内蒙小伙24年后 跨越1800公里与母团聚

华西都市报 2019-07-14 03:57 大字

出生不足百日与母分离 母子见面相拥而泣。

在中江县公安局行政审批服务大队的帮助下,母子时隔24年重聚。

母亲的名字和全家福中母亲的影像,成为高朝雪寻母的唯一线索。

“妈妈,我终于找到您了。”“我的孩子,妈妈想死你了。”7月12日上午10时30分许,在中江县公安局行政审批服务大队会议室,一名24岁的小伙与一位中年妇女相拥而泣,久久不愿分开。

这是一对母子,这个拥抱,两人足足等待了24年。这个拥抱,跨越了近1800公里。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是小伙高朝雪(化名)的出生地。20多年前,他的亲生母亲刘冬梅(化名)被人从四川拐卖至此。高朝雪出生不足百日,他的姥姥便和民警一起,将其母解救回了中江县。

七八岁时,高朝雪从家人和邻居口中得知了母亲的情况,自此,寻找母亲的强烈心愿便一直萦绕心间。其间,他也担心自己的出现,会不会影响母亲一家的生活。如今,高朝雪大婚在即,他决定放下内心的犹豫和徘徊,与母亲团聚。

找到母亲是心底的愿望

据高朝雪介绍,20多年前,他的母亲在成都打工时被人拐骗到内蒙古,并于1995年生下了他。就在他出生不足百天时,母亲的家人在民警的陪同下寻来,解救了被拐骗的母亲。

七八岁时,高朝雪从别人口中得知了母亲的信息,便开始打听母亲的下落。周围的邻居都知道他的母亲是被拐骗而来,对他没有隐瞒实情。“父亲告诉我,当时母亲是被姥姥和警察带走的。”高朝雪说,从记事起,他的内心就种下一个愿望——找到母亲。

关于姥姥一家的情况,高朝雪说,父亲的印象非常模糊。“父亲说,母亲离开后,还和家里通过一段时间的书信。但是父亲再次组建家庭时,把所有的来信都烧掉了。父亲也曾到过中江,但已不记得是哪一个乡镇。只记得从成都坐大巴车花了三四个小时后,还坐了半小时摩托车。”

“母亲叫刘冬梅,中江县人。关于她的一切,我都是从父亲和亲戚、邻居那里听来的。”高朝雪说,小时候,他没有感受过母爱,一张全家合影,便是他对母亲的全部记忆。

其实12岁那年,高朝雪也感受到了来自母亲的关爱。他收到了母亲从深圳寄来的包裹,里面是在那里打工的母亲给他买的新衣服。他觉得,妈妈没有忘记他,找到母亲的愿望变得愈发浓烈。

虽然寻找母亲是高朝雪深埋心底的愿望,但由于担心会对自己的幸福家庭以及母亲的家庭造成困扰,他一直没敢向父亲吐露心声。如今,高朝雪大婚在即,他决定放下内心的犹豫和徘徊,找到母亲,让她参加自己的婚礼。

来川寻母起初满是失落

兴和县离中江县近1800公里,隔着千山万水。为了寻找母亲,目前在辽宁工作的高朝雪“说走就走”。这段距离,他在内心已经走了10多年。他乘火车取道甘肃、成都,于7月10日上午到达了中江县。

高朝雪首先来到中江县公安局,遇到了信访室主任张开旺,并说明来意。张开旺马上联系县公安局行政审批服务大队大队长吴大华,告知了相关情况。

得知高朝雪的迫切心愿后,吴大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在全县人口数据库里寻找与高朝雪母亲同名的人,并逐一开展核实工作。“每联系一个人,我心里便怀着很大的希望。但是,当对方说没有这一段经历后,我的失落感油然而生。”高朝雪说。

“我到处打听,听到有和我母亲同样名字、年龄相近的人,就去实地查看。涉及到的镇、村干部,和中江县公安局民警一样,都非常积极热心,帮了我很大的忙,但是依然没有结果。”高朝雪说,“其实,在中江寻找的过程中,我心里非常矛盾,不知道该不该去找母亲。如果她已有了家庭,我的出现会不会给她带来麻烦?但我还是想试着找找,因为这是我20多年来最大的心愿。”

时隔24年母子相拥而泣

“我们在系统里查找,列出了几个乡镇的几名疑似人员。镇政府、派出所、村委会等多方联动,协同发力,积极帮助寻找小高的母亲。”吴大华介绍,在中江县公安局行政审批服务大队的组织协调下,各方及时沟通交流,并实时根据具体情况,逐步缩小寻找范围,让高朝雪的寻母之路逐渐明朗起来。最终,通过多方合力,确定了一名高度疑似对象。

“听吴大队长介绍了情况,尤其是看到了那张合影照片中的自己,我已确定小高就是我的孩子。”刘冬梅肯定地说。

7月12日上午10时30分许,在中江县公安局行政审批服务大队办公室,母子二人终于团聚,相拥而泣。刘冬梅情难自已,“昨天傍晚都快6点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整晚没睡着。这幸福等得太辛苦,来得太突然。希望以后我们会更幸福,感谢所有好心人。”

据刘冬梅介绍,离开内蒙古之后,她常常想念孩子。每每看到别人的孩子都会触景生情,黯然神伤。她后来也给孩子寄过几次物品,但一直没有回音。

目前,刘冬梅、高朝雪已分别抽取血样,虽然DNA的鉴定结果还要几天才能出来。但从母子两人保存的照片、体貌特征及相关资料证实,他们的母子关系高度吻合。

“DNA的鉴定结果对我们来说只是个单据,已经不重要了,我要赶紧带儿子回家。”喜极而泣的刘冬梅说。

吴家红张磊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王攀王祥龙

中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中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