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 让肺癌化疗多份“保险”

家庭生活报 2019-06-06 01:02 大字

□中江县人民医王一兰

在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往往在化疗、放疗以及手术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焦虑、愤怒等,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在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化疗前的心理护理

心理特点由于患者对癌症的了解程度不同,心理承受压力也有一定的不同,大多数的癌症患者都会表现出悲观绝望、情绪低落,并且对治疗缺乏信心的症状。

心理护理措施第一,医护人员必须要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基础,对肺癌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掌握,同时也要向肺癌患者介绍肺癌的疾病特点,将化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会出现的副作用对患者讲清楚。除此之外,还应当将已经治愈的患者病例作为典型案例讲给患者听,从而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治疗态度,更好地配合治疗。第二,针对不了解自身病情的患者而言,医护人员要适当地对患者的病情保密,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紧张以及恐惧的心态,并对患者讲解后续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三,针对出现消极心态的患者而言,医护人员要及时对患者出现这种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做好患者心理方面的安慰工作,并对患者讲解治疗癌症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使患者明白自身的情绪会对病情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尽可能地将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排除。

化疗中的心理护理

心理特点患者看见其他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可能会出现情绪极其不稳定、恐惧、焦虑等症状,并且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寝食难安的现象。

心理护理措施第一,针对患者化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适现象,例如:脱发、恶心、呕吐,以及情绪波动大等,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劝导、理解、同情、启发以及支持、鼓励等,确保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新状况进行适应,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独自承受心理上的压力以及痛苦。第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家属的支持鼓励。在治疗效果过程中,家属的态度会直接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甚至是躯体反应,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同时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使家属能够协助医护人员缓解患者的焦躁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

化疗后的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促使病房护士从传统的护理模式逐渐过渡到整体护理模式。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充分运用心理学、护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对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生理需求都能够有所了解,确保能够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帮助患者消除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恐惧感与不安感,使患者的身心状态能够保持在最佳状态下。

医护人员在患者化疗结束之后,也要鼓励患者适当地进行一些增氧运动,使患者的癌性疲劳感能够得到减轻。在选择运动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喜好进行确定,例如:太极拳、散步等,锻炼的时间也要尽可能选择在清晨以及夜晚,关于锻炼的时间长短,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耐力进行确定。患者在进行了化疗之后会出现全身免疫功能衰退的现象,抵抗力有所降低,这就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在最大限度上维护患者的食欲,鼓励患者多进食,同时也要每天进行巡视,对患者的进食情况进行了解。

新闻推荐

罗江:超载货车失控侧翻被罚

事故现场。本报讯(黄凤记者刘俊宏)27日,一辆任性超载重型自卸货车行驶至国道108线罗慧路口时,因驾驶员操作不当导致车辆失控...

中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中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