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凯江(五)

德阳晚报 2019-04-30 10:19 大字

南塔(联云塔)

林长龙摄

北塔

林长龙摄

玄武观

网友“映像”摄

挂面村。本报记者姜颖摄

中江花石。杨河摄

盐市街。本报记者毛健摄

凯江夜色。欧阳楠摄

凯江杰兴段。本报记者毛健摄

文/本报记者姜颖罗漫汪巧王珊珊

遗迹寻踪

今所在地点:中江县城南

中江南塔坐落在铜鱼山顶,始建于明神宗万历37年(公元1610年),为邑人明大理寺少卿宋兴祖建,中江南塔坐南向北,平面呈八边形,为八面体形九层楼阁式砖塔,通高30.2米。中江南塔为中江古八景之一,连同所处铜鱼山在内,为本邑之胜景,是中江古城历史之象征。现已被收录进《中国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名胜古迹词内。

今所在地点:凯江镇北郊北塔山南麓中江北塔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北塔为十三级密檐式佛塔,也是四川仅有的北宋时期密檐式实心砖塔,在2013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北塔坐北向南,平面呈正方形,通高25米,塔身近顶部逐级内敛。此塔每层檐的四角,是用一条石叠涩檐状,向外斜身挑起的,这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今所在地点:凯江镇玄武村玄武山顶

玄武观始建于东晋,重建于唐乾元二年(759),再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2008年汶川地震后再次维修。玄武观及其所在的玄武山历来为中江历史、名胜之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及杜甫等多位历史名人均曾到此游历并留下诗文。该建筑群对于研究中江历史文化、宗教和古建筑艺术均具有重要价值,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中江人眼中,凯江四季风光秀丽,千岛卧波,水清鱼跃,白鹭轻飞,斜阳夕照,轻舟蓑笠,浅滩沃土,像一曲田园牧歌。

原中江县文联主席林长龙就住在凯江边,因为独特的河貌,他还给门前这一段凯江取了个别致的名字——躴小(lang)躴小河。

从小就在凯江边长大的林长龙对这条河流有道不尽的感情。“小时候,我常听父辈们说,凯江的源头在老山里面,但具体在哪里,却没人能说清,这让我很好奇。”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成为书画家的林长龙想拍一本全面反映凯江自然地理与物产资源、人文风情与经济发展的画册,便前往凯江源头进行了两次探查,一路溯源找到了凯江的源头——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高川村,还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村民们都很朴实,陪着我一路颠簸,爬山涉水,才找到源头。”回忆起这段往事,林长龙既欣慰又感慨。

挂面非遗传承千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林长龙的家乡在中江县杰兴镇,这里除了风景如画,渔歌阵阵,更为人们熟知的是舌尖上的非遗——挂面。当地老百姓说,应该是因为这一片的水土好,所以家家户户都有做挂面的传统。

每年中秋到次年4月,是制作挂面的最佳时节。每当太阳高照,杰兴镇觉慧村家家户户的房前屋顶就会挂出一架架细长如丝的面条,从远处望去,这个小村子犹如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衣”。

收面更是一个技术活,4.5米高的晾面杆,要一个人手举着长几米的面从高高的梯子上下来。觉慧村罗家秀大姐家里收面的活,如今都由儿子陈立亮包揽。在挂面村里,陈立亮是目前唯一将挂面整个工艺流程都学会了的年轻人。罗家秀和丈夫陈远金则承担和面、开大条、盘大条、开小条、搓小条、上条、扑粉等工序,“纯手工做面辛苦,每天都只有睡囫囵觉,睡两三个小时就要起来做下一道工序,所以很多年轻人嫌累不愿意学。”

罗大姐的儿媳妇文莲负责挂面包装和为前来参观的游客煮面,我们到他家采访时正临中午,厨房里一锅鲫鱼西红柿汤熬得鲜香可口,只见她娴熟地又煎出一个个荷包蛋,“要让游客品尝到正宗的中江挂面是啥味道”。文莲之前和老公一直在外地上班,后来觉得家里的挂面要有人继承,所以几年前决定回家帮忙。“做这个就是太累,全村干这行的年轻人不超过5个。”回家后,陈立亮小俩口除了申请注册了“罗大姐”手工挂面品牌,还开起了淘宝店,希望中江挂面能够被更多的人知道,流传得更广更远。

在罗大姐家,我们遇上了从成都专程过来参观拍摄中江挂面制作过程的鲁大姐夫妇,“听说中江挂面是从宋朝流传至今的传统手艺,一直想来拍,我们还要再住一晚,把全过程都拍完再回成都。”面对镜头,罗家秀很是自如,她笑着说:“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技艺,每天重复。我从嫁过来就跟着我们家老陈学,他做这行40多年。而对于来参观的游客来说,更像是一场表演,和面、开大条、盘大条、开小条、搓小条、上条、扑粉、晒面、切面等等18道工序,一道他们都不愿意错过。”

在机器生产无处不在的今天,许多传统工艺逐步走向衰落,中江挂面却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如何让这一传统产业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成为陈远金等一代代挂面人的愿望:“我们也老了,以后就看儿子媳妇了”。

千百年来,凯江滋养着中江的风物,也造就出中江挂面独特的风味。“一座城、一碗面”,当中江挂面成为中江一张闪亮的名片后,传承与发展,已不仅仅是挂面人的愿望,也成为杰兴镇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杰兴镇已招商引资1.5亿元,分两期打造挂面村,今年已启动核心基地风貌打造,未来还将打造博物馆、民宿、体验基地等,计划在2023年完成全村12个景点的打造,以“城市缓冲区、市民宜居地”为定位,有力地促进农旅融合,实施乡村振兴。

水陆码头繁华不再

凯江流经之处,中江县城被凯江围抱,像一个母亲怀中的婴儿一样,被凯江哺育、滋养。对在凯江边长大的中江人来说,凯江既是脑子里常常萦绕怎么也挥不去的记忆,也是心里永远都会吟诵的一首诗、一首歌,那些与凯江有关的画面与记忆,将被永远定格。

沿着凯江,从盐市街到顺河街再到火神庙,昔日堪称一个完整的江城水景图,码头、城墙、城门、望楼……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63年游览中江时,曾写下《游集虚观》:凯州城下湍水流,凯州城隅多古丘。集虚道人不复见,白云西北多悠悠。

今年已40多岁的刘玲在盐市街长大,对这条老街完全是如数家珍:哪家的“女儿楼”最好、哪家的院子最大、哪家的屋檐瓦是啥图案、哪一段的城墙老,人们说过以前发大水时可以坐城墙头上洗脚,还有隔壁的邻居“何打渔”……刘玲说:“小时候,我们常在河边捞鱼虾,还坐打渔船去河对面的谭家街玩……”

“商埠临江绕万家烟火长堤接市骧四海货源”——盐市街镇江寺大门上的这副对联,生动地呈现了当年小南门码头的繁华景象。在汽车未普及、陆运不发达的年代,这里曾是川东、川西北、川北等片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货物顺着凯江到三台、射洪,而后过长江运达全国。紧邻码头的盐市街、顺河街的老居民们都还记得,那时候通宵达旦都能听到拉纤声,整夜灯火通明,来往船只不断。

透过盐市街、顺河街残存的“遗迹”,还能看出当年的繁华景象,尤其是那些老旧却很完整的“女儿楼”。林长龙说:“一般富裕人家才会修这样的“女儿楼”,因为靠着码头,盐市街几乎家家户户都开铺子批发盐到川北、川东等地,很多人家都建有这样的楼”。

68岁的杨天兴如今还在顺河街经营着一家小酒厂,自己烤酒出售,曾经他和父辈们一直在凯江边打渔为生。“以前跟着父亲学打渔手艺时,听他讲了不少凯江水陆码头上的繁华景象,只是很遗憾没见着。”杨天兴说。

凯江花石天地灵秀

除了曾经的繁华,凯江在中江县城这一段更有一层神秘,而这层神秘来自于中江花石。据考证,中江花石是地壳变化的产物,凯江的上游罗江、安县和凯江的下游三台一段都没有这种花石,只有这一段能找到。据清代《中江县志》记载:“文石,产玄武(古代中江县名)山圣泉(今南塔脚下)。初,有掘地得石,纹成龟蛇之状……”因以龟纹、菊花纹为多,中江花石又称菊花石。

相传,“中江花石中江磨,过了中江莫奈何。”中江花石有个特性,就是表面看似普通粗糙的顽石,一沾水就能显露出神奇的花纹风采景,仿佛一百万年的生命又重新复活了。所以,花石匠人们都知道,在小雨天拣花石最好。有道是“河畔浅滩藏花石,青鞋雨伞觅江边。”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江花石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1956年,中江花石艺人涂孝臣制作的花石作品在四川省工艺美术品展上获奖,同年还出席了“中华全国第二届手工艺人代表大会”。1981年,中江花石列入传统工艺美术品又参加了在美国费城、旧金山的展出,引起国际收藏界的轰动和赞誉。

如今,中江花石加工工艺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涂孝臣也有了第三代传承人涂洪英,又名涂山。在顺河街的一栋旧房子里,我们见到了涂山,从1981年起就跟着父亲学习认石头、拣石头、磨石头的他,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一直以这门手艺营生。

涂山回忆,父亲年轻的时候就继承了爷爷的手艺,经常会去凯江边拣一些花石回来,就在街边的条石上打磨成工艺品卖出去。耳濡目染的涂山也在1995年开起自己的花石工作室,做花石工艺,并以此营生。直到2006年,他转行做起了其他的工作,但对花石的爱好去丝毫未减。“虽然手工磨石很费神,但遇到喜欢的还是会细细打磨出我想要的样子。”涂山摊开手掌,手心里到处都是打磨花石留下的老茧,这是花石、也是凯江留给他和与他一样的花石匠人们的烙印。

更多图片及视频请关注昨日晚报微信公号、抖音号推送内容

新闻推荐

有事找“敏格格”

基层条件虽简陋,但李敏收拾得井井有条一个人,一方格,一双腿,穿梭在街道楼院之中;一个包,一支笔,一个本,记录着社情民意;一张嘴...

中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中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