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权:“爱学习”的农民工在首都留下中江人的印记

德阳晚报 2018-11-21 10:22 大字

工作中的唐大权

唐大权及其公司所参与建设的建筑作品,北京奥运附属工程——东直门交通枢纽(荣获长城杯金奖)

在飞速发展的中国,“农民工”这一称谓即将成为历史,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翻天覆地的城市变迁和经济腾飞,会铭刻着这些身份是农民却又是全职工人的劳动者的伟大贡献,这个重要群体不应该被我们忽视和遗忘,以此铭记。——唐大权

作为四川省劳务输出大县,中江县每年有近45万人外出务工。中江农民工“吃苦耐劳、诚实自信”的鲜明个性和品格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现年48岁的唐大权就是他们中的一员。29年前,这个从中江山区走出来的扛木头的小工,现已成长为享誉京城建筑领域的企业家。

29年来,他用自己拼搏的汗水累计建成百余项精品工程,为首都北京、为百年奥运留下一座座永恒的地理符号;并用智慧和果敢不断超越自己跟上时代,带领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乡村走向城市,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29年来,他亲历和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中国农民工从农民向城市产业工人转化的历史。

走出山村进京务工边打工边上夜校

1971年,唐大权出生在中江县通山乡的一个小山村。因为家庭贫困,作为家中的长子,他上完初中后,家里已没钱继续供他上学。

父亲是一名木匠,唐大权从小耳濡目染,会一些简单的木工活。1989年,跟随父亲和几名老乡,18岁的唐大权离开家乡,进京务工。说起为什么会去北京务工,唐大权笑了笑说,“当时只想出去见见世面,心想走得远一些,挣钱会多一些。”

时值第11届亚运会举办前夕,北京城大改造一潮高过一潮。很快,他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找到一份木工的工作。陌生的城市,又苦又累的生活,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他没有退缩。除了在工地上拜师学艺,唐大权还做出了一个让所有工友们都吃惊的决定:上夜校。“在北京,没知识,别人看你的眼光都不一样,当时我就在想,我不可能在工地上当一辈子农民工,只有学习,才能做到管理层,还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唐大权说,当时他每个月只有120元工资,一年有一大半工资他都花在学费上。“头一两年,从没给过家里钱。”第1年他学习的是建筑施工技术,1年后结业了,他是工地上几千名工友中,唯一能看懂工程图纸的工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后来经人介绍,他接下了一个难度比较大的分项工程。工程完成得非常出色,对方很满意,可唐大权算了算,自己不但一分钱都没有赚到还亏了,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他甚至都不知道亏到哪里了。为此,他又去夜校学习了施工预算。

23岁的“北京市青年突击队”队长为首都建设刻下中江印记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正是北京市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时期,不断的学习和进步让唐大权具有了不同一般人的慧眼,他看到这个时机,更看到自己的舞台。“我越发觉得,靠自己的能力可以创一片天下。”

1993年下半年,当上带10来个工人的木工班长后,他有了“单飞”的念头并付之行动:带着一帮兄弟伙转到北京隆福寺大厦工地上,承包一段混凝土工程。

天不遂人愿。一个班组支的模子全胀了,一大堆水泥混凝土从墙内跑了出来。“卷铺盖滚蛋”也在情理之中,两个月的辛苦就这样分文未得。

过年回到老家,唐大权借遍家中所有亲戚朋友,加上自家房子抵押银行的贷款,凑了一笔钱,挨家挨户送到工友家中。接到钱的工友们也感动了,表示将继续追随他。他们相约:来年再闯北京!

春节刚过,一支崭新的施工队伍再次出现在工期紧、任务重、颇具挑战性的隆福寺工地。早春仍然寒冷。但是唐大权和工友们的干劲热火朝天。两年之后的1994年11月12日,这是一个唐大权永远铭记的日子。他和工友第一个把红旗插上了隆福寺刚刚封顶完成的屋顶。他因此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北京市青年突击队”队长,那年他才23岁。

从1995年开始,唐大权及其团队连续多次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称号、“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标杆”称号。正是凭着这股子敢打敢拼、苦干实干的劲头,唐大权突击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质量过硬的工程,不仅在首都建设20多年涅磐般的变化中刻下了一个中江农民工的印记,也在竞争激烈的北京建筑劳务市场铸造了响当当的品牌。

建立培训基地推进农民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为了给农民工兄弟一个稳定的家,2004年唐大权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四川省德阳大建劳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他带领着一帮农民工兄弟驰骋在全国各大建筑工地,建设了一个个传世精品工程,其中他参建了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点配套项目之一的东直门交通枢纽工程,工程质量获得一致好评。多项工程荣获“鲁班奖”、北京市“长城杯金杯”等。唐大权青年突击队成为了北京市建筑外施系统的一面旗帜,他的公司也因此与全国各大建筑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合同伙伴。

不仅如此,唐大权个人也获得了多项荣誉。2005年,被共青团中央和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2010年4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5年被国务院农民工领导小组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民工荒”的问题,已经走上了稳定发展轨道的唐大权并没有长松一口气,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家乡人、对农民的感情让他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何使农民工兄弟提高素质,实现长远发展?怎样拉长劳务产品的产业链,以解决更多农民工兄弟们的就业问题?

唐大权敏锐地意识到,农民工用工需求正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2009年,他建立起北京第一家建筑劳务农民工培训基地,并成立了自己第二家公司北京迈普尔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从培训入手,对农民工资源进行链条式深度开发。唐大权给这个基地的定位是:成为中江、四川乃至全国更多农民工兄弟提高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加油站。

在基地广场,唐大权立了一面浮雕墙,浮雕名为“基石”,并为浮雕撰文,文中他将农民工群体比作中华崛起的“基石”。在总结自己大半生时,唐大权说“学习”是自己成长和成功的人生支点。在过去近30年时间里,他坚持学习刻苦钻研,在他看来,这也是在新时代,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所必备的一种素质。

本报记者周玉琴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中江县安监局加强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环保治理

(曾大山记者钟正有)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保证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环保生产,近日,中江县安监局分管负责人带领企业股、...

中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