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南山镇三塘村: 接天莲叶无穷碧 美丽乡村醉游人

德阳日报 2018-06-07 10:36 大字

2000余亩荷花令人赏心悦目。

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文/图本报记者徐皓

骄阳下,数辆推土机、挖掘机紧张作业,大批工人忙得热火朝天……6月5日,记者走进中江县南山镇三塘村,加快发展的滚滚热浪扑面而来。“有了规划、有了目标,各项改造提升建设开展起来得心应手,建设自己的家园,我们老百姓不仅举双手赞成,还要积极参与。”三塘村村民张明贤说,现在三塘村每天都有新变化。

眼下,南山镇三塘村超过2000亩的碧绿荷塘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醉人景象,让人流连忘返。而借助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南山镇欲将三塘村打造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荷塘乡村”,首届“荷韵·南山”荷花节也计划于今年7月在三塘村举办。

农旅融合静待花开

走进三塘村,只见新修的柏油路蜿蜒开来,远处,挖掘机、推土机正在紧张作业。路边,三五个工人正忙着搅拌混凝土、铺设地砖,“我们正在修建一个数十亩的大型停车场,预计再有一周时间就能完工。”正在铺地砖的张明贤告诉记者,他是三塘村6组村民,今年3月起,就开始参与三塘村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了,为的就是能办一届红红火火的荷花节。

据张明贤讲,原本三塘村道路没有硬化,没有停车场,甚至没有公厕,去年荷花盛开的时候,起初还是有大批游客前来赏花,可是慢慢的,来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基本没有外地人来赏花了。“大家估摸着可能是路太差了,外地人都是自己开车来,路又烂又窄,太不方便了。于是,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动下,大家齐心协力,修好了进村出村的道路,水泥路甚至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据了解,从去年至今,为三塘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旅游开发倾力打造的道路硬化工程总长度超过10公里,道路大都超过5米宽,共投资数百万元,为即将开幕的荷花节提供了通行保证。

看着村民们挥汗如雨的身影,三塘村党支部书记吕勇备感欣慰。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村里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外出考察学习,带回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旅融合的先进经验,增强了村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同时,村里也因地制宜编制了乡村振兴规划,“现在三塘村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农旅融合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加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做好服务,结合我们的荷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吕勇说,目前,村里正在紧锣密鼓地打造千人规模的游客接待中心、荷花观赏廊道、文化中心广场以及配套设施,预计六月底能全部完工,静待首届“荷韵·南山”荷花节的到来。(下转第二版)

2000余亩荷花令人赏心悦目。

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文/图本报记者徐皓

骄阳下,数辆推土机、挖掘机紧张作业,大批工人忙得热火朝天……6月5日,记者走进中江县南山镇三塘村,加快发展的滚滚热浪扑面而来。“有了规划、有了目标,各项改造提升建设开展起来得心应手,建设自己的家园,我们老百姓不仅举双手赞成,还要积极参与。”三塘村村民张明贤说,现在三塘村每天都有新变化。

眼下,南山镇三塘村超过2000亩的碧绿荷塘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醉人景象,让人流连忘返。而借助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南山镇欲将三塘村打造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荷塘乡村”,首届“荷韵·南山”荷花节也计划于今年7月在三塘村举办。

农旅融合静待花开

走进三塘村,只见新修的柏油路蜿蜒开来,远处,挖掘机、推土机正在紧张作业。路边,三五个工人正忙着搅拌混凝土、铺设地砖,“我们正在修建一个数十亩的大型停车场,预计再有一周时间就能完工。”正在铺地砖的张明贤告诉记者,他是三塘村6组村民,今年3月起,就开始参与三塘村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了,为的就是能办一届红红火火的荷花节。

据张明贤讲,原本三塘村道路没有硬化,没有停车场,甚至没有公厕,去年荷花盛开的时候,起初还是有大批游客前来赏花,可是慢慢的,来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基本没有外地人来赏花了。“大家估摸着可能是路太差了,外地人都是自己开车来,路又烂又窄,太不方便了。于是,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动下,大家齐心协力,修好了进村出村的道路,水泥路甚至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据了解,从去年至今,为三塘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旅游开发倾力打造的道路硬化工程总长度超过10公里,道路大都超过5米宽,共投资数百万元,为即将开幕的荷花节提供了通行保证。

看着村民们挥汗如雨的身影,三塘村党支部书记吕勇备感欣慰。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村里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外出考察学习,带回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旅融合的先进经验,增强了村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同时,村里也因地制宜编制了乡村振兴规划,“现在三塘村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农旅融合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加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做好服务,结合我们的荷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吕勇说,目前,村里正在紧锣密鼓地打造千人规模的游客接待中心、荷花观赏廊道、文化中心广场以及配套设施,预计六月底能全部完工,静待首届“荷韵·南山”荷花节的到来。(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助农增收—— “中江造 ”从“种得好”走向“卖得好”

本报记者杜晓鹏通讯员肖开丰每天早上一起床,中江县富兴镇观碑村村民杨文海都会打开电脑查看网上订单的情况。在整合了观碑...

中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中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