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 2300 多万元 这里的村民“自造”景区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8-08 06:21 大字

景区里游人如织。 石门村供图

景区去年修建的玻璃栈道。刘佳 摄

□本报记者 刘佳

石门村,是什邡市蓥华镇一个偏远的小村,村内景色迷人、空气清新,森林覆盖面积高达90%。尤其是坐落村内的神瀑沟,森林茂密,溪流和多个瀑布纵横其间,是个登山玩水、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虽然拥有如此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但是直到2014年,村民们却还过着穷日子。用现任村支书李德明的话来说,就是“端着金饭碗讨口”。为了让村民有长期稳定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2016年起,石门村前后共发动254户村民众筹入股2300多万元,总投入3500余万元建景区,如今村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集体经济实现良性发展,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众筹的由来

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可折算为原始股

“2001年我刚担任村主任时,全村的毛路不超过10公里,交通不便,增收渠道少,这也是大家过着穷日子、苦日子的原因。即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老板都不愿意过来投资。”8月6日,李德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要想富,先修路。村“两委”成员各自施展“十八般武艺”筹资,村民也积极出资出力,将5.5公里长主干道从3-4米拓宽到7.5米。

村里的桥建起来了,路修好了,提高收入成了乡亲们最关心的问题。2008年后,村“两委”紧紧围绕壮大旅游经济的发展目标,相继改造了民宿80余家。

从2014年开始,大家逐渐意识到,仅仅提供民宿还不足以吸引更多游客,还应打造一个让游客留得住、玩得好的景点。在多方考察后,决定依托村里的神瀑沟等自然资源,打造一个以观山戏水为主的旅游区。

“我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众筹。”李德明表示,这个提议得到了村民的积极支持,大家纷纷解囊,踊跃献策。“2014年确定思路,2015 年规划设计,2016年启动众筹,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可折算为原始股。第一年就有100余户村民众筹200多万元,神瀑沟景区建设有了启动资金。”李德明说。

景区的运营

成立旅游开发公司,负责管理

为了景区长远发展,在项目开建之初就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由7名“大股东”组成董事会,聘请村民参与运营。

“村‘两委’只管景区党建和安全,财务、人事、管理运营都由公司负责,这样进一步明确了职责,保证景区的专业化、规范化运营。”李德明表示。

公司统筹景区建设项目。先后对神瀑沟风貌进行了改造提升,建成玻璃栈道、游步道、玻璃滑道,增添了绿植等。项目建设内容,招投标,如何管理运营等,均由董事会提出,在每年一度的90%以上股民参加的股东大会上讨论通过,再由村“两委”审核同意后,才能实施。

财务审计方面,由于公司没有专业的财会人员,就请来会计师事务所代理做账,以较小的成本实现了财务制度的专业化、标准化。人事管理上,公司优先聘用当地村民参与,工资月结,每天打卡上下班。

“村民入职后,我们根据其能力安排合适的岗位,年轻一点的售卖门票,年纪较大的就打扫卫生,月 薪 普 遍 在 2000 元 以上。”公司负责人介绍,“景区村民建、村民管,大家有主人翁意识。一旦出现了破坏环境的行为,他们比我们还着急,主动制止这类行为的发生。”

景区去年引进了一批观赏动物,由员工卢华福负责喂养。他是石门村的贫困户,目前月收入有2500元;他的妻子也在景区打扫卫生,两人年收入加起来有4万多元。

村民的收益

入股有分红,务工有月薪

2016年景区开业后,年收入达30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村民,将分红所得继续投入景区建设,同时带动更多村民入股。2017年,大家人均分红2万余元,上百户村民从中受益。

“2016年开始众筹时,我家还有一点顾虑,后来看到事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去年景区要修建玻璃栈道需要更多资金,我家就入了股,投入了 1 万元。”石门村6组村民洪丽说,目前她也在景区负责售票,每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2016 年只有100 来户村民入股,到2020年有254户入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43 户。”李德明表示,此外景区还直接解决了200余人就业,带动80余家经营场所增收。

新闻推荐

“双走访”发现致富路“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何国彬(左)与村民交流老鹰茶种植技术雅安日报讯“这里有1万千克老鹰茶茶杆,你们什么时候来拉?”7月8日,刚刚吃过午饭的雨...

什邡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什邡,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