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难题不等不靠 村民们自己动手做口罩
什邡师古镇大泉坑村民自制口罩。
在目前口罩供应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什邡市师古镇大泉坑村和广汉市金鱼镇的群众自力更生,自制口罩,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的日常防控。
什邡师古镇:
农事不等人全村“总动员”自制口罩
什邡市师古镇大泉坑是当地雪茄烟烟叶种植基地。当前,全市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当地也从上至下落实到了村组、农家。不巧的是,农事不等人,目前正是烟苗移栽的季节,该村有1300余户,600多户都是烟叶种植户。既要保生产,又要保护村民健康,口罩需求量很大。该村“三委”四处想办法去解决,妇联主席刘翠萍1月30日晚在手机上看到有网友用布料自制口罩,给村书记、主任说了后,大家觉得可以尝试,“有口罩总比没口罩好。”
第二天上午,刘翠萍到镇上找裁缝做了两个样板。拿回来,村“两委”及村民代表都觉得可以。于是村上从镇上买来布料、松紧等原材料,下午就召集村里的巾帼志愿者们开工。
当天30多名村妇女,手缝口罩,一下午生产出几十个口罩。刘翠萍说,最先做的口罩有5层,仅纱就有4层。佩戴后发现不贴肤,不透气。后来大家改成两层布、两层纱。做出来后,村民担心口罩不能有效隔菌,又在中间加了一层保鲜膜。大家试用发现效果不错,最终决定就按照这一标准生产。
记者近日在大泉坑村村部看到,不少手戴巾帼志愿者袖套的妇女在忙碌。有的在画图,有的在裁剪,有的在缝纫,有的在搬运材料。一旁还摆放着一批做好的花花绿绿的口罩。现场有两台老式缝纫机。村民魏先风说,1月31日听到村上号召,自己就来了,“当前,口罩是紧缺货,大家都需要。”在试制中大家发现手缝很慢,她主动提议把自己家里的脚踏式缝纫机搬来,效率一下就提高了。
在一群巾帼志愿者中,记者还看到几名男性村民在操作缝纫机。村民陈登松在成都一家生产工装的服装厂工作,是一名管理人员。他说,村上动员时他就主动来了,“力争在后天上班前,帮村上把口罩做好。”
大泉坑村自力更生、自制口罩保生产一事传开后,烟草部门专门送来了布料、纱布等原料,附近的生产作坊也支持了4台电动缝纫机,满足生产。除了在村部生产,村上还借用了附近的卷烟点场地,此外还让村民在家生产。
“预计生产1000多个口罩。”村党支部书记冯开春说,这些口罩将优先保证种烟农户生产以及在家隔离观测的家庭。口罩生产出来后,将采用高温蒸煮杀菌消毒后,再免费将口罩分发。
广汉金鱼镇:
购买不便村民自制口罩应急
据市经信局方面介绍,因为村民不便购买口罩,广汉市金鱼镇妇联积极响应省卫健委“用布、棉可做成具有一般防护作用口罩”的号召,组织广大妇女群众制作口罩。了解到群众因自制口罩所需原材料不足,德阳、广汉经信部门立即行动,解决群众难题,联系协调四川力王公司提供2卷竹纤维无纺布支援群众组织生产,预计此批可制作出口罩900余只。
“我们希望将更多专业口罩留给一线医务人员,留给病人,留给隔离留观人群。”目前,村民自制的一代口罩样品已出炉,采用多层抗菌无纺布和隔离材料,通过缝制或热压方式制作完成,还将进行外观优化。如方案可行的话,该镇将引导更多妇女群众在家中自制。
文/图本报记者张伟伍玲
新闻推荐
新华社成都1月28日电(记者谢佼)“汶川大地震我们最无助时,全国送来了物资,现在武汉需要我们,我别的也帮不了,只有把地里的菜都...
什邡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什邡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