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音川情”走进广东 情暖农民工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1-21 06:56 大字

主持人宣布“川音川情慰问演出”正式开始。

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张立峰 文/图

1月13日晚,广州市白云区黄边文体康乐馆,近千名川籍农民工一边观看精彩的演出,一边品尝可口的团年饭,气氛温馨融洽。这是“川音川情”在广东慰问演出时的场景。

此次“川音川情”慰问川籍农民工文艺演出由省委、省政府主办,省委宣传部、省人社厅等承办。

演出在佛山和广州两地举办。看过演出后,川籍农民工纷纷表示,希望“娘家人”年年来。

胖姐叮当齐上阵

川味节目很过瘾

省人社厅数据显示,四川省常年有2500万农民工在外务工,而在粤川籍农民工常年保持在370万人左右。如此庞大的群体,在物质生活得到提高的今天,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发提高。在佛山和广州的两场“川味”演出,让在粤川籍农民工过足了瘾。

从两场演出上看,节目形式十分丰富,金钱板、四川盘子、四川清音、四川车灯、方言散打、谐剧、扬琴、变脸、小品、话剧等轮番上阵,让现场农民工叫好。内容上,既有与春节主题相关的,也有接地气的生活化的内容,还有充满正能量、歌颂美好新时代的节目。祖籍德阳什邡的在粤农民工唐吴华告诉记者,她以前看到四川本土明星胖姐、叮当的时候还是在电视上,如今能够在现场看见他们,心里十分高兴。另一位来自巴中平昌县的何虹阳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还是精华中的精华——变脸。当晚,何虹阳全程录下了节目《变脸》,作为收藏慢慢欣赏。

观众高兴,演员也开心。省曲艺研究院演员王子兮告诉记者,她就喜欢这样接地气的演出。演出阵容上,今年的演出团队不仅有省曲艺研究院,还有广东省工人艺术团和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特别是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的本土话剧《王老表打工记》,此前刚在广州演出过。“这部话剧是专门为农民工朋友打造的,取材于宜宾兴文县的农民工王顺贵的故事。”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陈位政告诉记者,“演出效果很不错,农民工朋友们很喜欢。”

有看有吃有车票

心里暖暖的

今年的“川音川情”和去年最大的不同,是演出和晚宴相结合。13日下午5点,记者在白云区黄边文体康乐馆看到,十人一桌的大圆桌整整摆了100桌。每个座位上,还有省委、省政府准备的过节大礼包,以及来自省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的慰问信和返乡列车票。

在广州从事保洁工作的南充仪陇人李秀琴告诉记者,这次能参加省委、省政府举办的晚宴,她十分高兴。“在广州打工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邀请,感谢家乡人能想到我们保洁人员。”李秀琴说。快递小哥杨东告诉记者,他和他所在的快递公司兄弟全部被邀请,特别兴奋,菜肴刚上桌,他就迫不及待地发朋友圈,“这样的慰问真好,希望娘家人年年都来。”

当晚的餐桌上,菜肴品种丰富,有盐焗鸡、大红烧鹅、鲮鱼、红灼罗氏虾、炒回锅肉、虎皮尖椒等,每个桌子上,还贴心地准备了“川菜之魂”麻辣豆瓣酱,配上大瓶可乐,十分诱人。记者在现场还注意到,当晚受邀参加晚宴的农民工群体工种较多,家政保洁、水电安装、快递物流、建筑工人、安保门卫都有邀请,室内体育馆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乡音添情,乡情暖心。“这是我们的初心。”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省委、省政府赴粤慰问演出,体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对广大在粤川籍农民工的挂念与关怀,更是川粤两省涉及农民工服务保障相关部门携手合作、共同创新、确保实效的举措。

新闻推荐

小两口离婚 七旬母亲帮儿子偿还补助金

“我儿子在外地打工,我帮他还钱。”近日,什邡一七旬老太主动找到什邡法院,表示要替在外打工的儿子履行生效的调解书。工作人...

什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什邡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