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监测员丁照全:日日巡查守护安全文/图本报记者秦琴

德阳日报 2018-07-23 09:38 大字

丁照全巡山。

“这个点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形成的,现在还有5条山体裂缝,最长一条有10米,宽度在5寸到1尺不等,最深处有2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近段时间,什邡市蓥华镇竹溪村2组的地质灾害监测员丁照全和一个叫大园包滑坡隐患点较上了劲,他每天早中晚都要来此巡山,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隐患,如一把悬在头顶的剑

大园包隐患点住着10户居民,随时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威胁着25人的生命安全。5年前,丁照全被推选为竹溪村2组队长,负责大园包隐患点地灾监测工作。“2013年,什邡遭遇‘7·9’洪灾时,我跟着前任队长抢险救灾。大雨中,他身披蓑衣,手拿喊话筒组织村民转移的身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作为一名地灾监测员肩负的责任。”丁照全回忆说。

“半夜下暴雨,也要打个手电筒上山看一下。”接连不断的暴雨让丁照全好几天都没有睡个踏实觉,隐患,犹如一把悬在头顶的剑,让他随时紧绷着一根弦,他每天早中晚各上一次山,用“打桩法”观察滑坡点变化,并将照片上传到镇防汛减灾微信群里。“我会在每条裂缝两边钉两个木桩,在中间拉根线。如果下次巡查时发现木桩松脱或者线崩断了,就证明裂缝变宽了,该区域可能会发生滑坡或崩塌。”丁照全告诉记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会马上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摇报警器、高音喇叭等发出地质灾害警示,并挨家挨户通知受威胁群众及时转移撤离。“作为一名‘老监测\’,发现隐患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将隐患点位信息及时传递给每家每户。”

监测,防汛责任是“硬杠杠”

地质灾害发生往往在顷刻间,监测员每次巡山都要带上手机,如发现隐患加剧,就马上拍下隐患点位图片,传到防汛减灾微信群。如果隐患点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要及时组织人员撤离。

“有时遇上打雷下雨天,带着手机巡山就像怀揣着一个烫手山芋。”丁照全坦言,在汛期,他每天要接一二十个电话,各层级都要打电话向他询问隐患点最新情况,如果巡山时遇到打雷,出于安全考虑,他不会当场接听电话,但有电话来就说明有险情指令,想到此,他便会加快脚步尽快到达山下安全地带回复电话。

这天,记者跟随丁照全前往大园包滑坡隐患点巡查。“雨衣、雨鞋是我最简单也是最必要的装备。”丁照全穿戴好装备后,又准备了一把长镰刀。一路上,道路弯弯曲曲、崎岖不平。特别是靠近地质灾害点的一段路,由于是泥巴路,泥泞不堪甚是难走,行进中需要用镰刀砍倒周围的杂草才能通行。而这段路,还时常有蛇虫出没,丁照全每天要来来回回六趟,雨下得越大,走得便越勤,哪怕是半夜三更,只要下大雨,他必上山。

翻开丁照全的《地质灾害监测笔记本》,每天他会准时打卡,记录一天的监测情况。市级和乡镇有关部门不定期对日志上的内容进行抽查,如果监测点位发生险情,监测员没有发现要被追责。

据悉,什邡防灾一线不仅有255名像丁照全一样的专职监测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有一套最先进的“互联+物联”预警系统在高效运转。记者了解到,什邡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建设“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目前建成地灾在线监测点位15个,对重点地灾隐患点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

新闻推荐

10年前借给亲戚1000元亲戚去世后家属拒绝还钱

本报讯(记者伍玲通讯员刘亚川)十年前,什邡市洛水镇人王某借给侄儿张某一千块钱,未索要借条。十年后,这笔钱因张某去世,其妻子质...

什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什邡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