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文化志愿者温暖一座城

德阳日报 2018-07-06 09:44 大字

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演出;走进社区慰问百岁老人;走进学校为寄读在这里的藏区(结对帮扶地区)孩子爱心募捐;走进乡村为广大群众进行健康舞辅导……在什邡,活跃着一支公共文化服务主力军,他们有着一个统一的名字:文化志愿者。

成员逾千人 队伍多样化

什邡是四川省县域经济强市,也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优质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反哺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十年前,根据国家文化部有关精神,肩负着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什邡市文化馆,开始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经过数年发展,形成了一支多类型的人才队伍。

专家型,即外请名人名家。什邡每年依托文化志愿者平台,请来省级、国家级各艺术门类专家举办公益讲座(培训),从文学到舞蹈、音乐、美术,无所不包。近年受邀而来举行公益讲座的名人名家有:四川省歌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李存琏;国内知名大型文学刊物如《北京文学》《红岩》杂志主编、副主编,四川知名散文家蒋蓝等,成为什邡众多文学艺术爱好者念念不忘的精神大餐。

专业型,即文化馆群文专干。他们身兼两职,既承担着对广大文化爱好者的辅导工作,又以志愿者身份直接服务社会,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奉献一己之力,且硕果累累。文化馆文学老师程兴海近年应邀为各乡镇、行业,创作以发掘地方文化、提升旅游形象、展现劳动者精神面貌为内容的歌曲累计三十多首,不少歌曲被人们争相传唱,成为“本市名歌”;文学老师刘丹常年受邀深入乡镇、学校、单位,举办公益性读书及文学讲座十多场;还有其他专业干部倾力服务农村旅游开发,如马祖镇的农禅文化。而电影放映部的志愿者则常年深入各乡镇、社区,放映公益电影多达一千多场次……

特长型,即各类文艺骨干。他们分布在各单位、行业,有的在职,有的退休,队伍庞大,是各类演出活动的主力军。

还有热爱型,即可以为各类文艺活动提供后勤保障支持的补充力量。

据统计,以上各种类型的志愿者已经达到1500多人。

从年轻唱到退休成为“本土明星”

什邡文化馆承担的演出任务,从各种大型庆典晚会、新春团拜会,到送文化下乡、进社区等,全年超过百场。如此多的演出,全靠“特长型”文化志愿者支撑,他们当中不少人成为妇孺皆知的“本土明星”。

在医药公司就职的田瑞,毕业于音乐院校,受过专业训练,擅长美声唱法,长期以来,他以帅气的形象、扎实的唱功赢得无数观众喜爱;在银行工作的董建华已经在什邡的文艺舞台上演唱了二十多年,他的歌声一起,观众就赞“这是专业水平”;供职于烟草公司的周萍,从年轻唱到现在退休,依然乐此不疲;文化馆声乐辅导老师刘坚,曾获“东南明星”“东南歌王”称号,在一次送文化下乡的演出中,她坚持带伤演唱,没有一个观众看出异样,事后她坐在轮椅上休养了两个月才渐渐康复。还有自发组织起来的13个民间艺术团,每一个团员都是文化志愿者,每年的迎春系列文化活动,就是他们挑大梁。

文化志愿者不仅常年为什邡的父老乡亲送去精神食粮,还外出参加各种高档次的比赛获得大奖。如:文化馆合唱团2014年参加全国第九届“激情梦想,魅力草原”合唱大赛,获得银奖;2017年参加“全国第八届‘七彩夕阳,唱响国家大剧院\’全国中老年合唱比赛”,以一曲《高高山上一棵松》获得明星金奖;以一曲《请到我们山里来》获得群星金奖。这两首歌曲,都是什邡文化志愿者作词作曲的原创歌曲。

发挥专业特长温暖特殊群体

多年前,志愿者管理平台推出了系列特色活动,通过文艺辅导,把爱心向特殊群体延伸。

什邡特殊学校的一名女孩赖潘和一名男孩兰海波都是盲童,他们拥有良好的歌唱天赋。文化馆声乐辅导老师刘坚了解他们的情况后,坚持到校为他们辅导。后来,赖潘考上了音乐学院,毕业后成为重庆特殊教育中心的声乐老师。而兰海波也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南京谋得一份电脑程序员的工作。

文化馆舞蹈老师杨红在特殊学校成立了“爱心舞蹈班”,每周星期三下午,派出志愿者老师为喜欢舞蹈的学生辅导,还根据学校艺术活动需要,为学校编创舞蹈节目。2016年秋,文化志愿者“爱心小分队”的老师为孩子们编创的舞蹈《点亮生命》,先后参加了什邡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和德阳市演出,皆获一等奖。长期为爱心舞蹈班授课的志愿者老师叶文东是一名非常有爱心的文化志愿者,仅他一人,近年来便累计服务聋哑学生1922人次,组织参与文化志愿服务276人次。

萧然 本报记者秦琴

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演出;走进社区慰问百岁老人;走进学校为寄读在这里的藏区(结对帮扶地区)孩子爱心募捐;走进乡村为广大群众进行健康舞辅导……在什邡,活跃着一支公共文化服务主力军,他们有着一个统一的名字:文化志愿者。

成员逾千人 队伍多样化

什邡是四川省县域经济强市,也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优质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反哺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十年前,根据国家文化部有关精神,肩负着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什邡市文化馆,开始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经过数年发展,形成了一支多类型的人才队伍。

专家型,即外请名人名家。什邡每年依托文化志愿者平台,请来省级、国家级各艺术门类专家举办公益讲座(培训),从文学到舞蹈、音乐、美术,无所不包。近年受邀而来举行公益讲座的名人名家有:四川省歌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李存琏;国内知名大型文学刊物如《北京文学》《红岩》杂志主编、副主编,四川知名散文家蒋蓝等,成为什邡众多文学艺术爱好者念念不忘的精神大餐。

专业型,即文化馆群文专干。他们身兼两职,既承担着对广大文化爱好者的辅导工作,又以志愿者身份直接服务社会,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奉献一己之力,且硕果累累。文化馆文学老师程兴海近年应邀为各乡镇、行业,创作以发掘地方文化、提升旅游形象、展现劳动者精神面貌为内容的歌曲累计三十多首,不少歌曲被人们争相传唱,成为“本市名歌”;文学老师刘丹常年受邀深入乡镇、学校、单位,举办公益性读书及文学讲座十多场;还有其他专业干部倾力服务农村旅游开发,如马祖镇的农禅文化。而电影放映部的志愿者则常年深入各乡镇、社区,放映公益电影多达一千多场次……

特长型,即各类文艺骨干。他们分布在各单位、行业,有的在职,有的退休,队伍庞大,是各类演出活动的主力军。

还有热爱型,即可以为各类文艺活动提供后勤保障支持的补充力量。

据统计,以上各种类型的志愿者已经达到1500多人。

从年轻唱到退休成为“本土明星”

什邡文化馆承担的演出任务,从各种大型庆典晚会、新春团拜会,到送文化下乡、进社区等,全年超过百场。如此多的演出,全靠“特长型”文化志愿者支撑,他们当中不少人成为妇孺皆知的“本土明星”。

在医药公司就职的田瑞,毕业于音乐院校,受过专业训练,擅长美声唱法,长期以来,他以帅气的形象、扎实的唱功赢得无数观众喜爱;在银行工作的董建华已经在什邡的文艺舞台上演唱了二十多年,他的歌声一起,观众就赞“这是专业水平”;供职于烟草公司的周萍,从年轻唱到现在退休,依然乐此不疲;文化馆声乐辅导老师刘坚,曾获“东南明星”“东南歌王”称号,在一次送文化下乡的演出中,她坚持带伤演唱,没有一个观众看出异样,事后她坐在轮椅上休养了两个月才渐渐康复。还有自发组织起来的13个民间艺术团,每一个团员都是文化志愿者,每年的迎春系列文化活动,就是他们挑大梁。

文化志愿者不仅常年为什邡的父老乡亲送去精神食粮,还外出参加各种高档次的比赛获得大奖。如:文化馆合唱团2014年参加全国第九届“激情梦想,魅力草原”合唱大赛,获得银奖;2017年参加“全国第八届‘七彩夕阳,唱响国家大剧院\’全国中老年合唱比赛”,以一曲《高高山上一棵松》获得明星金奖;以一曲《请到我们山里来》获得群星金奖。这两首歌曲,都是什邡文化志愿者作词作曲的原创歌曲。

发挥专业特长温暖特殊群体

多年前,志愿者管理平台推出了系列特色活动,通过文艺辅导,把爱心向特殊群体延伸。

什邡特殊学校的一名女孩赖潘和一名男孩兰海波都是盲童,他们拥有良好的歌唱天赋。文化馆声乐辅导老师刘坚了解他们的情况后,坚持到校为他们辅导。后来,赖潘考上了音乐学院,毕业后成为重庆特殊教育中心的声乐老师。而兰海波也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南京谋得一份电脑程序员的工作。

文化馆舞蹈老师杨红在特殊学校成立了“爱心舞蹈班”,每周星期三下午,派出志愿者老师为喜欢舞蹈的学生辅导,还根据学校艺术活动需要,为学校编创舞蹈节目。2016年秋,文化志愿者“爱心小分队”的老师为孩子们编创的舞蹈《点亮生命》,先后参加了什邡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和德阳市演出,皆获一等奖。长期为爱心舞蹈班授课的志愿者老师叶文东是一名非常有爱心的文化志愿者,仅他一人,近年来便累计服务聋哑学生1922人次,组织参与文化志愿服务276人次。

萧然 本报记者秦琴

新闻推荐

男子钓鱼被困河心 消防将他营救上岸

本报讯(记者张嵘通讯员谭成林)25日下午,受降雨影响,什邡市隐峰镇附近河段河水陡涨,一名钓鱼的村民被困在河道中央。接警后,什邡...

什邡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什邡,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