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荣发展四川文化事业的角度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推荐各自心中的天府文化地标
从繁荣发展四川文化事业的角度 业丹
洪厚甜
寒露
业丹(省人大代表、成都演艺集团董事长)
推荐:奎星楼街
历史与现代结合的文创生态圈
“奎星楼街属于老成都区‘少城\’,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是现代年轻潮人聚焦和新兴文创业态聚合之地。那儿的美食、咖啡厅,各种文化创意产业扎堆,将老成都的历史魅力与现代成都的活力结合得非常好。”
据袁庭栋《成都街巷志》中记载,老成都有一条光明胡同,因为西头原来曾经有一座关帝庙,关帝庙中后来又增加了一座奎星阁,所以在清代时就又名奎星楼胡同,民国时改名为奎星楼街。著名数学家魏时珍曾长期居住在奎星楼街13号自己设计修建的寓所中。如今,奎星楼街已经成为成都一个热门文艺地标,“那里已经形成了聚集电影、音乐、艺术、创意设计、书籍出版、新媒体艺术、职业培训、创作孵化与出品于一体的文创生态圈。”
洪厚甜(省政协委员、省政协书画院专职副院长)
推荐:“5·12”地震诗歌墙
永不坍塌的心灵地标
“5·12地震诗歌墙”,位于四川省什邡市穿心店地震遗址纪念广场。整座诗歌墙高2.28米、延绵51.2米。墙上刻印着书法家书写的来自全国各地诗人的20首在“5·12”地震后带给无数国人感动的地震诗作,比如著名诗人张作梗震后有感而发的《请默哀》“请向一条跳麻花舞的道路默哀/请向随之覆向这道路的泥石流默哀/请向被泥石流裹挟的,一朵来不及开放/就永远沉埋到谷底的小花默哀……”被苍劲有力的楷书刻在花岗岩质地的诗歌墙上。《请默哀》之后,是苏善生的《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王平久的《生死不离》……一直到梁平的《中国力量》收尾。
该墙由华西都市报与《星星》诗刊倡议发起,2011年4月修建落成,是继耶路撒冷哭墙、柏林墙和美国越战纪念墙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纪念墙”,它不光是中国首座以诗歌为主题的墙形建筑,同时也将是屹立在四川人民心中,永不坍塌的心灵地标。距离地震诗歌墙约50米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巍峨壮观的“中华意志”花岗岩纪念碑,碑上就镌刻着“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座纪念碑碑体高20.08米,用汉白玉精心雕刻成的基座部分高5.12米,基座有四面浮雕,展现了当年志愿者和援建者在什邡灾区抗震救灾的感人场景。体现川人精神的诗歌墙和“中华意志”纪念碑,遥相呼应。
洪厚甜说,这个地震诗歌墙意义重大,“以独特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分量,记载着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灾后重建的人间奇迹,成为了震后国人心中的精神地标之一。是中国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的坚强精神象征。”
寒露(省政协委员、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资深导演)
推荐:石室中学
纪念文翁办学“以文化蜀”
“我特别推荐的是石室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是我国第一所官办学校,前身为西汉景帝末年(约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创建的“石室精舍”。石室中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不仅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官学\’,而且虽多次更改校名,但校址从未变动,这在中国及世界都很罕见。文翁在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据《华阳国志》载,文翁为蜀守时,穿湔江口,灌溉繁田千七百顷,发展了农业生产,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后人为纪念文翁,修建了文翁祠。
寒露说,文翁虽然不是四川人,但他对四川的贡献很大,“当时的蜀地交通闭塞,文化落后,文翁到任后,提倡教化,文翁兴学,以文化蜀,对蜀地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我认为,文翁对咱们四川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贡献,可与李冰父子主持开凿的千古水利工程都江堰相提并论。我觉得,将石室中学列为天府文化地标,有助于人们更多地来纪念文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上官国风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跨越三省收集完善证据21年前的抢劫杀人案告破 案件入选2017年全国十大法律监督案例 1993年9月20日,什邡宾馆发生抢劫杀人案。该案由什邡市公安局刑侦民警接力21年连续侦办,通过使用现代DNA等刑侦新技术,于2014年12月22日成功破获,凶手周涛落入法网,此后,警方跨越三省12地市,收集到完善证...
什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什邡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