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东汉晚期什邡或已有佛教寺庙

德阳晚报 2017-10-11 17:06 大字

《千年回首话四川》一书说:(新都)“宝光寺……东汉始建,隋代扩建,名大石寺。唐代改名为宝光寺。”(379页)新都距什邡近,佛教传布便利。下述两匹出土陶砖可证明,东汉晚期什邡已有佛教寺庙。

《什邡文史》(2000年10月,第16辑250页)赵正言先生引《四川通史》(第二册352页)《东汉画像砖》载:“1986年,在四川什邡一座东汉画像砖墓上,曾发现一块佛塔画像砖:画面中部及两边有三座佛塔,中间夹有两棵菩提树。这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佛塔图案,它表明东汉晚期巴蜀土地上已建有佛塔,并已有‘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寺庙。”

赵正言考注:“这块画像砖于1986年在什邡皂角乡白果村的马堆子出土,是一块残砖,长21厘米,宽15厘米,厚7.5厘米。图案是‘三塔夹两树\’,此砖现存四川省博物馆。”

1988年,什邡城西修建中心大街时,在原雍城中学出土一匹侧面顶为斜面的楔形砖,长29厘米,宽23厘米,高8.5厘米,侧面有阳文“十方世”三个字。

何谓“十方世”?这得从佛教对“世界”的阐释说起,《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

方位有十,即“十方”。流数有三,即“三世”。十方和世合称,即“十方世”。就是所谓“横遍十方,竖穷三世”之义。也就是“十方世界”、“十方三世”的意思。《楞严经》卷八“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就含“十方世”的意思。《无量寿经》发大誓愿第六:“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大士神光第二十八:“彼佛国中,诸菩萨众悉皆洞视彻听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上述佛语都含“十方世”的教义。

“十方世界”、“十方三世”佛语,都常见于《楞严经》、《无量寿经》和《法华经》等佛经。《无量寿经》还有释迦牟尼佛“光明从口出,遍照十方国”的偈颂。

“十方世”砖上的字,都是汉代篆字的风貌,例如“世”字和汉承安宫鼎上的世字相同,与汉印的世字相似(印刻字略长),而汉印是指汉至魏晋时期印章的统称。故此砖是东汉晚期或东汉稍后的佛教教义砖。

上述出土二砖足以证明,东汉晚期或稍后什邡已有佛教及其寺庙。

新闻推荐

工匠精神铸就责任大行 ——记工行成都金牛支行罗增波

在工商银行成都金牛支行一线业务人员心中,有个不成文的默契:疑难业务找波哥,再棘手的难题,有波哥在就一定能解决!他们口中的波哥,不是什么显赫的大人物,他只是金牛支行运行管理部服务支持岗的一名普通员...

什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什邡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