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探索发现◆ 偶遇马井大碑汉墓群发现者

德阳晚报 2017-08-17 11:14 大字

墓群保护石碑。

大碑村出土东汉陶男头俑。

□舒启东(旌阳)

说起德阳什邡的马井镇,让人首先想到的是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原称“品仙台”、“赛宝会”,延续三四百年,一直没有间断过的“马井元宵会”。这个川西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民间节日能够延续这么长的时间,吸引了附近州县众多民众自发前来参会“赛宝”,说明这地方确是一个人文深厚、农耕文明十分发达的地方。听说马井还有一个远比元宵会历史悠久,据说为东汉时期的墓群,而且数量众多,现在已经被确定为德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于是就想实地去看看。

因为不知墓群具体位置所在,所以我们首先来到了马井镇的双堰村,村主任姓杨,很健谈,在带我们去看墓群的路上介绍了很多情况。现在双堰村是2009年由原来的同心、大碑两村合并而建的。现在之所以叫双堰村,是因为这里有两个较大的堰塘,其中一个叫老鸹堰,另一个村主任也说了,我没记住。原来那个大碑村,之所以取名大碑,是因为有一个大碑寺。

从村部到墓群有一段不算很短的距离,路有些泥泞,土比较粘,一路走去,田地地势都很平。走了大约十分钟,看到了一个高出地面两米多的土包,杨主任说到了。举目一看,土堆上部比较平整,上面种有蔬菜,一颗柏树孤零零矗立其上。再顺着杨村长的指引,我们找到一块大部分被荒草遮盖了的小石碑,扒开一看,原来是大碑汉墓群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定级保护碑牌。又转了转,没有什么发现,问主人家,定级保护碑牌立在这里,并没在此处发掘。

杨村长说,整个墓群有几十个墓葬。(后来,笔者查阅资料,大碑墓群共计墓冢8个)前面还有几个墓堆,其中一个是发掘了的。于是,又跟着他往前走,一路看见确有零零星星的,不高的土堆分散在平平的田地里。走不远,看见在一个土堆旁边,一对中年夫妇正在地里忙活。那个男子见到我们,大声相问:“你们是上面下来看修沟渠的吗?”我们笑答:“不是,我们是来看这儿的汉代墓。”一听这话,男子更加热情:“那我带你们去,这是我的自留地。”他一边带我们分开树木杂草,往土堆上去,一边不住地说:“这个坟堆我们当地人叫它‘金鼓包\’,是我们的田土,那年我在这儿翻土准备种点东西,没有挖几锄,就发现有砖,再挖还有。你看就是挖的这里。”我们随着他手指的地方看去,却有一个明显的凹陷,听了他的一通说辞,我心里有了几个小小的疑问,从下陷的程度看,应该从下面取走了不少东西,会是这个眼前的农民取的吗?听他继续讲述以及村主任的补充,当时的来龙去脉渐渐清楚:这位大哥发现砖块后,并没有私自开挖,而是报告了村上,村上又报告给了文物部门,于是有专家前来清理,出土有鸡、猪等形状陶俑,还有许多大块的汉砖、陶俑等让文物部门拿走了,因为据说砖没有太大价值而叫这位大哥拿去码了猪圈。那次发掘之后,就回填了,再没有人动过,现在看到的就是回填后的情形。

我们随后赶往什邡城里。在什邡城里略作休整,急切想看看那位大哥所说的猪俑、鸡俑,想想最有可能的地方,于是到什邡博物馆。据工作人员介绍,有史以来的各个时期的文物,什邡皆有出土,不曾断缺。作为一个县级行政区划来讲,文明积淀之深厚可见一斑。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当然特别留意,大碑村出土的文物。只是其中并无猪俑、鸡俑。但看见了大碑墓群出土的男女头俑各一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证实,正是在大碑墓地出土的。女头俑发髻高悬,发饰精美、脸型清秀。男头俑头戴帽子,眼微闭,神态静默安详。总感觉,头俑制作工艺精湛,线条流畅,人物形象塑造颇见功力。

从博物馆出来感觉天色较晚,遂往回赶。去看墓地恰巧碰上了最初发现的人,在博物馆里又看到了出土的陶俑,可算得是不虚此行。

新闻推荐

什邡首个驻企法援工作站挂牌成立

四川经济日报德阳讯(殷宪龙记者童登俊)近日,什邡市首个驻企法援工作站——市法律援助中心驻四川蓥峰实业有限公司工作站挂牌成立。据悉,该工作站主要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为职工提供法律意见、代拟...

什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什邡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