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咖啡馆
□文/图杨轻抒
朋友给我发了一篇微信公众号推文,讲的是东山南巷新开了一家咖啡馆。咖啡馆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朋友的意思是,城里的老旧小区也在发生可以目视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文而化之的结果,是浸润式的,像一滴一滴的水打湿天空。
因为平时上上下下的原因,关于那家咖啡馆,从它叮叮当当开始敲墙,到最后成形,我都算得上见证者。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没看出来人家是要做咖啡馆——我一直以为是要开家奶茶店。在我固有的印象里,咖啡馆应该如塞纳河边的“存在主义”的启蒙地、超现实主义的诞生地花神咖啡馆,长椅、镜墙、桃花心木护壁,出入的是夏加尔、亨利·米勒、乔伊斯、海明威、毕加索、波兰斯基、徐志摩们;或者如西班牙广场前的安提柯咖啡馆,大理石桌面,带靠垫的椅子,身着燕尾服的服务员,以及数不清的镜子——充满了古典优雅范儿;抬眼之间,司汤达、歌德、李斯特、济慈、易卜生、安徒生、拜伦、狄更斯、马克·吐温、雪莱等一干人正冲你微笑。
再次,也要像之前曾经在广汉柳州路小坐过的那家咖啡馆,棕红的色彩,仿古的桌布,暗调的灯光,壁炉、书架和一只极大的圆号。
我当时感觉,那家咖啡馆应该有点历史了,因为它已经显出了某些陈旧感,或者叫历史感。问了一下老板,果然,人家已经开了20多年,20多年来,一直是这种风格没有变过。更关键的是,人家卖的,还真是咖啡,虽然也可以泡茶。
环视了一下,喝咖啡的人,中年人居多,少见年轻人。
在传统的认知里,咖啡馆是优雅的、古典的,出入其间的人是文艺范儿的。而东山南巷那家咖啡馆,背靠原农转非的居民小区,紧挨着面馆超市裁缝铺,类似于奶茶店的风格,跟传统的咖啡馆相去甚远。我们曾有些担心,在这种人气日渐凋敝的老旧小区,在文化味淡得如白开水的小巷子里,突兀地出现一家咖啡馆,除了自己玩,还能干什么?会不会又成为一个经典的创业失败案例?
然而,我们似乎又跌碎了眼镜——气温渐升,从巷子里过,赫然看见楼上楼下小青年人头攒动,甚至有人随便找条凳子就靠墙而坐。站在阶前的两个小姑娘着清凉夏装,像突然热起来的天气的一段美好注释。
那会儿,我觉得在这条巷子里的这家咖啡馆,竟然有些像一本线装书里翻出的一朵刚摘下的玫瑰花。
回头想想,德阳各式咖啡馆其实不少,但多数是打着咖啡的名义卖铁观音大红袍。给人感觉德阳的咖啡文化还只是一种符号,底子里并没有那种暗沉色调里透出的古典与优雅。但这似乎并不值得惊奇,比如我自己,如果只有二三十分钟,或许我会点一杯咖啡,顺带欣赏一下杯口浮着的精致图案;但如果有一下午的时间,我肯定会要一杯茶——当然,我没有闻一口茶气就可以堆出一脸飘飘欲仙样的本事——或者可以这样说,我不排斥咖啡,但咖啡背后的文化并没有在自己骨子里扎下根。我常喝茶,但依然只是喝了一杯一杯加了茶叶的白开水。
而在内心里,我颇不愿承认的是,当咖啡馆由传统的古典优雅向明快清新转变的时候,我们这一辈人事实上已经基本完成了文化与消费观念的过渡使命,年青一代开始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角。他们有他们的认知与选择,他们面对一种全新的体系,如鱼得水。
新闻推荐
(记者张伟)日前,全市首张退役军人优待证在旌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放。这标志着德阳市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发放工作...
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