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对白色的事物着迷 诗集《云舒》创作谈

德阳日报 2021-11-03 10:13 大字

□吴宛真

我已经想不起八月的天色是如何温柔了。当时茶还是热的,气温也刚刚好。我放下手中的书,长久地凝望天边的云。这也许是最好的一瞬了。

我看云的时候,整个川西平原都会安静下来。德阳,冬天多雾,夏末多雨。这座年轻的城市如我一般,在不是很南的南方安静生长。自小居住在老城区,家门口两棵樱桃树。我常对白色的事物着迷。门前的樱桃花,阳台的棉被,人行道的栀子,夏夜的纱帐……雪白的记忆让我的童年干净整洁。

抛开柴米油盐

云朵下的肉身

可以很轻,很淡,自由舒卷

可以染上你的惊世一瞥

——《云舒》

看云,看一个人的岁月以风的速度生长、盛开、寂静、远去。万物相爱,以尘埃之色,以烟、以雨。人世短短几十年,相遇似两颗星辰的对望,各有各的轨道,似两片薄云的相惜,各有各的水系。他们互为平凡,互为补充。

像风吹散一朵云。而我是爱着这些形状的。缱绻的肆意,绵延的哀愁,这过程,时而拥有一星一点的蓝,握住一丝一缕的光。看见他们,理解他们,描述他们,却从不敢轻易为他人做结论。平凡是平凡的爱意,一片云也有它汹涌澎湃的一生。

我在很远的地方,看见

老去的朋友,一朵在缰绳上

开花的云

捧着他的雨水

像某种无法愈合的伤口

——《年轻》

我又有何不同。只是把一个常人的眼睛,安放在风里。写什么诗,想什么事,讲什么道理。我仅喜欢那些高高在上的云,世事看似浓重,实则白得轻巧,时间这场好风,毋需放下,它自会吹轻吹破。

喜欢寺庙、烟和雾。它们与云相似,有轻盈的形色,根植于人间,却临空于人世之上。对佛经没有系统的参悟,单纯地喜欢寺庙的清静。那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如果寺庙能说话,古树和寿龟能说话,铜铃和香烛能说话,那一定是温柔的,它们小心翼翼地捧着祈愿和诚意,对信誓旦旦将命运托付给一缕烟的世人,满目深沉。

想翻到山那边,寺庙和经幡

是长在指尖的螺纹

解得开的是斗,解不开的,是命

想跳进风里,把身体蜷起来,

再舒展开

想把眼睛蒙住,不辨人间灰白

——《有云飘过来》

这些云朵似的白描也如我一贯的笔风。那些到过的地方,听过的故事,古往今来的人,他们存在过的痕迹和爱过、恨过的土地,都以柔软的笔触蔓延在我的平白无奇的画面里。

留白是个有风险的事情。谈及写诗的意义,并非想被人深刻地记住,也不是想在某处落下一席之地。在这和平年代,我与你一样,并非要为某种精神意义去辩驳,去战斗,去验证自己,我更愿将自己白成一张纸,深情而克制地记录你我的所见所信。你若同样热爱这万事万物,爱他的平凡和深厚,爱他独立的姿态和变化的过程,便知我在说些什么。

总之山高路长

日日守在崖边眺望的

除了黄桷树,还有吃草的瘦马

一些故事可以望到头。一些月光

可以煮进茶水

茶店子

停留在光绪三十年的某一页

是否会在百年后某个散场的黄昏

月亮般

爬上山顶,静静看着吃茶的老人

马一样的眼神

——《茶店子》

今生今世来到这人间,多好。万物有常,四时成岁。那些相伴的人,度过的日子,带走的岁月和留下的记忆,也都轻轻沉淀下来,有云常在的天气,浮动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里。

喜欢有温度的一切。漫长的岁月长河里,祖母蹒跚买来的一个油饼,爷爷脱下的带着灰尘的白手套,父亲瘦弱的肩膀,孩子雀跃的拥抱,如果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我想我是贪心的。我希望温暖的时刻能永久,温暖的事物能永恒。

事实上确实如此。我的祖辈缓缓去到了云端,而父辈渐渐老去。我曾经历的庆幸着的一切,以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出现在下一代面前。这些爱意将生生不息地传递。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比如毛衣,棉被,冒着热气的汤

田野空荡荡的。雨水远去

细小的油菜和冬麦愈渐

热爱土地

北风敲开往南的门。

尘世萧瑟,人们靠得更近

一定要捧着点什么。

比如碗筷,种子,泛着微光的

耳鬓的霜

——《立冬》

诗歌从来都没有武器。击中灵魂的,都是相似的月亮。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一面平静的湖水,是那些云,让我显得更干净。即便没有船和岸,倘若有一枚月亮跳进来,也难掩欢喜。

我这样虔诚。当我想要把这些人间温柔集结在一起,和盘托出的时候,我希望你是宁静的。是爱着的。这样我便可以笃定,这是你我深信不疑的、缓缓涌动的人间,我们终将把它举过头顶,在某个有风的日子,任由它舒展开。

新闻推荐

防艾专栏 你认识艾滋病吗?什么是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人体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

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