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诗中拜秦宓

德阳日报 2021-10-20 19:23 大字

□冯再光

闲时翻阅《绵竹县志》,分别在嘉庆版与道光版中查到了秦宓的诗作《远游》,此诗亦由《钦定四库全书》(卷二十七)收录。秦宓诗作传世,可谓零珠片玉。

秦宓(?-226年),字子敕。广汉郡绵竹县(今德阳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善舌辩。2018年,秦宓入选“德阳首批十大历史名人”名单。这位天下无双的辩才,勤奋好学、为人正直、淡泊名利、抱朴守真、忠孝清廉,诸多品质与士风精神,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远游

秦宓

远游何所见?所见貌难纪。

岩穴非我邻,林麓无知己。

虎则豹之兄,鹰则鹞之弟。

困兽走环冈,飞鸟警巢起。

猛气何咆厉,阴风起千里。

远游长太息,太息远游子。

岩穴:本指山洞,后多指隐居之所或隐者。林麓:山林。困兽:比喻身处绝境中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咆厉:猛兽怒吼之声。太息:出声叹气。

首句设问作答,宛转含蓄,引人联想。“邈”:远也。“纪”:通“记”。一个“邈”字,说明秦宓在外漂泊之久。“难纪”则说明经历之多,难以写尽。

第二句表露出秦宓不愿隐居,而要远行,其远大志向跃然纸上。

“虎则豹之兄”至“阴风起千里”句,记述诗人在深山老林与豺狼虎豹为伍、与鹰鹞飞禽结伴的游历环境。狂风与野兽怒吼,阴森和寒风可怖。诗人游历途中的孤独、凄凉不言而喻。

尾句,诗人自叹遭遇的不幸。“长太息”三字,吐露出游子远行的悲伤与哀怨。

秦宓这首诗情景交融、词意简明,将所遇景物与心境哀苦一并倾吐,是一首游子抒发人生感悟的上佳之作。此诗通过叙写漂泊异乡、环境险恶,叹息生不逢时,隐喻世道黑暗。然而,士子不甘沉沦,报国情怀犹在。

关于秦宓,《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有较长篇幅记载。而《三国演义》八十六回对东吴张温出使蜀汉、与秦宓一番“天辩”的精彩描述,则让历代贤达佩服之极,也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

秦宓先任蜀国子祭酒,诸葛亮为益州牧时,以秦宓为别驾。之后,秦宓出任左中郎将、长水校尉,最终升迁大司农。为保蜀汉政权稳定,保障诸葛亮连年北伐之所需,秦宓耗尽毕生精力,于建兴四年(公元226年)病故,归葬故里。

遗憾的是,秦宓祠墓、三造亭及秦宓故宅,如今已全无踪迹。

笔者曾三访秦宓村,土生土长的老人王道福、杨思蓉对笔者讲述了秦宓村这一带的变迁。二人思维清晰,告诉笔者,旌阳区秀山街与青衣江路交会处向南靠右前行十余米,即今天的某汽修厂大门附近,就是秦宓祠墓原址。而三造亭,原来在汽修厂大门正前方五六米处。而如今蓥华山北路龙湾上城小区西门对面百余米处,就是秦宓故居。

上世纪七十年代,秦宓村还叫德阳县城区乡五大队。那时,秦宓祠墓、三造亭及秦宓故宅尚有残迹。据说,其坟高耸如丘,人称“五星堆”,坟前石碑上有“汉司农秦宓字子敕墓”铭文,高约三米,碑面朝东。

秦宓故宅原祠内有秦宓坐像,南北有秦张之辩故事绘画和名人题咏。三造亭高二十余米,五层重叠,飞檐翘角,石座木柱,宏伟壮观。原德阳至罗江有一条土路,此路从亭子中间穿过,亭内除宽约三米的路面外,左右仍有一米多宽的空旷之地,可见三造亭不小。秦宓故宅庭中,有诗碑数块,因年代久远,字迹风化严重,难以辨认,只有两三块诗碑字迹较为清晰。另有一碑为当地乡民所立,诗曰:“史赞丞相俭,人敬司农廉。先生风骨高,巴蜀无贪泉。”

后来,秦宓广场建成,高大的秦宓雕像造型超逸,古韵浓厚。从此,后人凭吊秦宓有了去处。

新闻推荐

深化师资力量“区管校用”管理模式 德阳旌阳区做优乡村教育“后半篇”文章

四川经济日报德阳讯(周鹏程记者钟正有)今年以来,德阳市旌阳区聚焦“两项改革”教育后半篇文章,深化师资力量“区管校用”人才...

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