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极牵引③成都如何学习广州推进区域产业协同

成都日报 2020-08-12 02:05 大字

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是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前提。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发达的城市群、世界级海港群、空港群及高效的物流体系,产业结构互补性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城市间的产业协作也从要素协作阶段迈入基于产业链的多链融合发展分工协作阶段,并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核心城市的引领下,粤港澳大湾区将珠三角的制造业与港澳两地的服务业有机结合,逐渐形成了港深莞惠、澳珠中江、广佛肇三大都市圈。

作为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载体,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一直引人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各有特色,像广州、深圳这样的核心城市之间是如何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的?像广州、佛山这样的都市圈内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又是如何发挥集聚和辐射效应,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入了新阶段,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城市之间,以及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等成都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如何避免区域产业发展同质化?对成都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尤其是广州这样的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经验值得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期《理论周刊》通过梳理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佛肇都市圈建设框架下的产业协同发展措施,以助成都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

新闻推荐

二重飞轮储能装置实现商业化运营

二重飞轮储能装置实现商业化运营□本报记者余如波8月3日上午,德阳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二重信息中心内,40...

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