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访谈 “英雄”论“英雄”:更渴望理解和尊重 专访德阳首位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何清

德阳晚报 2020-04-22 11:22 大字

何清与治愈患者

“精神小伙

”。

2月2日,何清挥手向大家告别,踏上奔赴武汉的征程。

何清与杜宇(右)离开武汉前的合影。

何清在武汉工作中。

第一个出征、最后一个归来。德阳医者白衣逆行,队伍最前面,有个孑然而坚定的身影。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蔓延后,得知德阳将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作为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的何清,第一时间主动请缨。2月2日,她作为德阳首名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随四川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前往武汉,在湖北省人民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在武汉经历了艰难的59天,3月31日,完成任务的何清安全返回四川。4月14日,在阔别家人73天后,她终于回到了德阳。从擎旗出发到载誉归来,她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有哪些难忘的人和事?人们眼中当之无愧的“英雄”,对“英雄”又有怎样的理解?晚报专访何清,听她讲述自己的故事……

支撑我们的

是职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记者:各地援湖北医疗队都是临时组建的,到了武汉以后,马上跟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工作。此前大家素不相识,你们是如何配合工作?

何清: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和医院,但目标是一样的,大家都在认真、尽责地努力工作着。我们医疗队按人员情况分工、调配,保证发挥最大作用。我们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不管是病人情况、检查指标、注意事项,都会在群里讨论。

杜宇老师是我们的副领队,她是华西四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也是我在湖北省医院这个病区的负责人。她以前是国家应急队队员,业务能力非常强,有什么情况给她打电话、发消息,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接听、回复,“随时在线”的感觉。她给我们的不仅是业务上的帮助,敬业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们。因为一起在武汉“拼过命”,所以我们队员间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武汉当地医护人员也让我们非常感动。他们不像我们,有的家人被确诊、正在别的医院隔离治疗,有的因为小区封闭管理、家里生活遇到很多实际困难……他们一边跟我们一样坚守岗位,一边还要操心、牵挂很多,但没有人抱怨,都在默默做事。我们撤离武汉后,休整不到一周的他们,又顶上了我们的岗位。

在武汉“拼过命”

让我有了更深的领悟

记者:你刚才提到,大家在武汉一起“拼过命”,这段经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何清:在医生眼中,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次的经历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领悟。它有时候非常坚强,有时候也很脆弱。作为医生,我会更加敬畏生命,“护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责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去努力。让患者恢复健康、像以前一样工作生活、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我们的意义就在于此。这种职业荣誉感,不是物质上的回报能够代替的。

爱是传递

忘不了武汉的人和事

记者:在武汉,你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工作的病区,情况是怎样的?

何清:我们所在病区共收治了59名重症患者,其中28名是极危重症。通过救治,41名患者治愈出院。我们病区关闭后,剩下的少数患者转到其他医院继续接受救治。

虽然我们和患者都很努力,但遗憾的是,还是有7名重症和极危重症患者去世。除了新冠肺炎,他们都有非常严重的各种基础疾病。有位八旬老人,此前就患有脑梗塞后遗症,偏瘫在床,心肺功能很差,虽然经过全力救治,但最终还是去世了。每每遇到这种时候,作为医生心里都很难过,也很无奈,只能帮助他安详、干净、有尊严地离开。

记者:你和队友们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遇到过让你们很难忘的人或者事吗?

何清:太多太多了。武汉的老百姓非常懂得感恩,我们做的一点点小事、哪怕一个普通的查房,他们都会对我们不断表示感谢。

我们病区有个“精神小伙”,很年轻,初期病情很重,因为之前从来没有生过病,自己很惊恐。但他身体基础很好,我们很有信心,不断鼓励他,他也很配合,后来康复了,临出院前,他拿出一件新的白色羽绒服,让我们每个医护人员在上面签名。他说,你们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我看不到你们的脸,但我希望记住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这让我们非常感动,也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

有个叫老吕的病人,病情很重,有创呼吸机用了20多天,妻子和女儿也是确诊患者,分别在其他医院治疗。后来终于联系上他,一家人通过视频电话“团聚”,这也给他带来了信心。他的妻子、女儿出院后第一时间就去捐献了血浆,她们说,“医护人员救了我们,我们也要去救更多的人。”

“5·12”地震后,我的家乡绵竹作为极重灾区,受到全国人民的关心和帮助。我们这次到武汉帮助抗击疫情,通过我们救治、康复出院的患者又去帮助更多人,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爱的传递。

遗憾还是有的

盼望将来回去看樱花

记者:元宵节、情人节、妇女节,几个重要的节日都没能和家人、姐妹、同事一起过。错过了这么多美好的时光,你觉得遗憾吗?

何清:现在通讯很发达,虽然没在家人身边,但只要有时间,我都会通过视频跟他们“团聚”。毕竟我们正在做一件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只要大家都平安,节日以后什么时候都可以再过。特殊时期,“大家”比“小家”更重要,只有“大家”好了,我们的“小家”才能更好。

记者:虽然在武汉待了59天,但始终过着医院—住地“两点一线”的生活,直到撤离也没逛过街、没看过樱花。这算是一种遗憾吗?

何清:遗憾肯定是有的,但也没办法。撤离的通知来得有些突然,当时心情很复杂。此前四川好几批队员已经返回了,自己也很想家、想回来,但当时病区还有10名患者没有出院,病情已经很稳定,只是核酸还没有转阴,我们原本打算将他们都送出院再撤退,心里还是有些遗憾。

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对武汉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们和不少患者还有当地医护人员、酒店工作人员、志愿者结下了很深厚的情谊,很盼望有机会再去武汉,和他们相聚,好好看看这座伟大的城市,欣赏美丽的樱花。

比起“英雄”

更渴望理解和尊重

记者: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医护人员不畏危险、逆行而上,被大家称为新时代的英雄。你曾在日记中提到,与“英雄”和各种荣誉相比,你们更渴望理解和尊重?

何清:是的。这次虽然有全国各地4万余名医护人员去了武汉,但更多的医护人员还是留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看似平常、但同样艰巨的工作。大家都在履行护佑生命的职责,抗击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做着平凡的工作,但医学是一门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发展的科学,医护人员毕竟也是人、不是神,我们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比起在某一个重大事件中把医护人员称为“英雄”或者“最美逆行者”,我们更渴望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得到大家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还是要谢谢大家,谢谢每一个关心、鼓励和支持我们的人!

本报记者张嵘

新闻推荐

全力“备战”防汛减灾 夯实人员物资保障

(记者张伟)记者日前从市水利局获悉,为确保今年全市防汛减灾应急抢险救援,德阳市从工作经费、物资储备、队伍建设等方面夯实应...

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