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达集团“临危受命”火速转型 两天赶制出百件工业防护服
党员干部投入到生产一线。琪达供图
本报记者李涵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防护服成了紧俏货。针对防护用品紧俏及企业复工受限等情况,日前,受德阳市经信局委托,德阳本土服装企业四川琪达实业集团转型生产工业防护服,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贡献。经过产线改造、设备调整、技术打样……企业火速转型,短短两天成功赶制首批防护服,为守护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提供安全防护。
面对陌生的产品,企业如何克服困难,完成生产任务?2月25日,记者实地进行打探,了解德阳造工业防护服背后的故事。
服装企业火速转型
连夜赶制出首批工业防护服
2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该公司看到,一批工业防护服已经赶制完成,当天,这批防护服将交付德阳市相关职能部门,然后统一运往防疫一线。每天,企业不间断地向相关职能部门输送防护服,同时也做好原生产线复工,排除各种困难抢抓生产。
在疫情防控期间,防护服紧俏。在这关键时刻,推动企业转产成为必要。2月1日,德阳经开区经信局正式下发通知,确定了琪达转型生产工业防护服。
原材料去哪找、人手怎么解决、如何完成生产任务……面对眼前的难题,公司副总经理彭夕桐有点紧张。“2月3日,政府提供的一批面辅料到位,厂里随即进行技术打样。”彭夕桐说,疫情就是命令,在接到政府号召之前,公司实际上已经利用行业上的优势,开展对防护服生产线的前期筹备。
员工无法到岗怎么办?公司动员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来顶,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共40余人投入生产一线,快速解决制作防护用品技术,从研发、测试、到投入使用,不断尝试各种技术的革新。2月5日连夜赶制,2月6日首批100件合格的工业防护服运到防疫一线。
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使用的防护服是一款白色带帽蓝色胶条的连体工业用防护服,正确穿戴该款防护服可以在特定的污染场所与高危场所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经过性能检测、辐照消杀的防护服,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后,首批防护服出厂。
“秒改”生产线
搭建应急生产体系
“在这次转型生产中,可以用‘秒改’来形容,转型生产必须更换设备,技术中心通宵加班调试机器,一天时间就将原来做服装的生产线改造成了防护服生产线,满足疫情防控需求。”彭夕桐说。
随之而来的是原材料的供给问题,政府提供的少量面辅料即将用完,解决原材料迫在眉睫。采购部员工利用多年的行业优势,“挨家挨户”搜寻,最终找到一家供货商,解决了原材料短缺的问题。“看到员工凌晨12点还在打电话采购,为下批防护服生产提供了面辅料无缝衔接,心里确实挺感动的。”
防护服生产的关键是胶条,在这个特殊时期,市场上全面缺货。面对困难,该公司员工利用私人关系采购到一批胶条,各方协助,就这样一点点建立产能,举全公司之力搭建起防护服应急生产体系。
张红英是公司一名老员工,目前担任生产总厂副厂长。大年初八,她接到厂里的电话,深知责任重大,立即从北京返回厂里。平时主要负责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现在时间紧任务重,她自己也上了生产线。与普通服装相比,两者的款式与工艺差别很大,面料与胶条如何匹配?两者之间的温度如何掌握?技术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大家一起研究、分析。突破关键技术之后,生产的防护服样品终于通过验收合格。
从2月4日开始,工厂开始流水线作业,员工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晚上8点。张红英说,目前防护服日产量在260件以上,验收合格之后,每天下午,经信部门会来统一运走,统一送往防疫一线。
据介绍,由于这场疫情,公司复工比计划延后了16天,于2月21日全面复工。在开展复工的同时抓好疫情防疫工作,加强对重点员工的排查,对出入车辆及人员进行登记、上班到岗的人员每天3次体温测量,做好车间全方位消毒,进行实名制就餐,餐桌间增设隔板,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还在同步进行口罩等防护物资生产线,“到目前为止,还没考虑过生产成本的问题,也没时间考虑,战时所需,先得满足前线需要。”彭夕桐说道。
新闻推荐
5000多人去医院一大半都是“陪客” 患陪比超1:1.5市医院呼吁勿放松警惕
2月24日,除口腔科外,德阳市人民医院门诊各临床科室全面开诊。据了解,当天有2100余名患者前往就诊,基本做到了患者有序就诊、...
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