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旌阳区:激活“一池春水” 培育乡村振兴“新农人”
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龙居村美丽如画。曾才刚摄
德阳市旌阳区孝感街道红伏村新建的文化地标。 晴空摄
“全域振兴”“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新农人”成为德阳市旌阳区乡村振兴的热词。
“旌阳乡村,如诗如画。”寒冬时节,走近高槐村,文创气息扑面而来,故事馆里滋养心灵;漫步龙居村,“清廉村居”润物无声,基层治理“破茧成蝶”;骑游红伏村,现代农业生机勃发,村史馆里人头攒动……这是旌阳乡村振兴全域抓规划、全域抓推进、全域抓服务的鲜活“切片”。
乡村振兴,旌阳谋定而动,笃定而行,激活“一池春水”,建设美好乡村,让“全域”成为旌阳亮色;留住“诗和远方”,让乡愁成为旌阳的最美颜值。
□旌轩
形成乡村振兴一盘棋
“人居环境整治‘主战场’,就是党建引领‘主阵地’。”新中镇龙居村党支部创新推行网格化管理“一图、二评、三公开、四个好”工作法,党员群众齐参与共治理,由“冷眼看”到“热心干”,如今全村变得干净、清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在思想上需形成“一盘棋”,在行动上拧成“一股绳”。如何快速破冰?旌阳从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开刀”,通过“头脑风暴”,碰撞火花、凝聚共识,形成“区委政府牵头抓总、行业部门全面参与、乡镇街道全力推动”的“一盘棋”。
眼界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旌阳瞄准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样板区”目标,探索“特色小镇(中心村)+现代农业产业园+专合社(家庭农场)”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点上典范、线上示范、面上规范”的推进机制呼之即出,构建起“全域规划、全域推进、全域服务”的制度体系,集中发力,推动城乡融合、全域振兴,如今“可持续”已照进现实:荷韵龙居是党建引领下的清廉村居,旌韵高槐是“新农人”众创的特色小镇,红光印象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旌泽“中央厨房”则是该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
绘制美好乡村一张图
“建设美好乡村,让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这是旌阳乡村振兴绘制的美好图景。
在全域规划上,强化“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旌阳乡村振兴战略总规和6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实现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绘到底。
孝感街道红伏村创新举措,推进村庄单点整治向全域美丽提升。2019年5月,旌阳区采取“厕屋改造+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人工湿地+水肥一体化”模式,在红伏村建设厕污共治示范工程:一根专用管道将污水收集起来,输送到集中处理装置进行净化,产生的一体化水肥直接输送至村里的果园。
该区以全域推进为抓手,以“美好乡村”创建为载体、“幸福家庭”创建为细胞,形成“三三五五、三星六美”的创建机制,夯实“一核五治”基础。具体来讲,“三三”就是实施“美好乡村”创建三年行动,通过政府整合奖补3亿元资金,来撬动30亿元社会投资。“五五”是实施“五大工程”,设立50项创建指标,开展五级创建,评选五类最美创建者和五大最美“新农人”。“三星六美”就是评选三个星级的幸福家庭,实现厨美、厕美、室美、院美、村美、人美。配套出台相关措施,建立起旌阳大到规划设计、小到房前屋后的标准,系统推进创建工作。
白墙下鲜花点缀,小溪里碧波微澜,房舍边翠竹掩映,道路旁菜园齐整……生机勃勃的景象,让百姓脸上笑开了花。
以全域服务,保障“增值运营”。该区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在旌韵高槐、红光印象等点位打造基础上,与国内知名专业团队合作,围绕人才培养、产业培育、市场推广等开展后期精细化运营管理服务,确保产业持续增效、品牌持续增值、农民持续增收。
推动全员参与一起干
“乡村振兴是干出来的!”旌阳全民总动员,全面实现人的振兴,汇聚乡村振兴磅礴力量。
旌阳坚持政府引路带头干,撬动市场跟着干,发动群众一起干,构建全员参与新态势。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东湖街道高槐村着力打造建设乡村众创营、教育培训基地、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协同平台,培养当地“新农人”、吸引城市“新农人”,村民与“新农人”众创共建,全员参与一起干,让过去单一的乡村咖啡蝶变成融合非遗传承、创客教育、原创音乐、3D打印、创意植染、文化消费、乡村民宿等于一体的丰富业态,为文创小镇提供了新动能。在高槐村,还挂牌成立了叶毓山、叶毓中艺术研究中心。
政府主导干,该区建立涉农资金大统筹大整合机制,出台管理办法,助推旌韵高槐等3个特色小镇和红光印象等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从战术上思考,抓好典型引路。从战略上谋划,实施中央厨房建设,用小盒营养餐推动农业大变革,以最严格的校园食品安全需求倒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全面筑牢从种子到筷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产业链,擦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金字招牌”。项目一期于2019年9月建成,每天为市区7所学校供应营养餐1.3万份,二期计划今年启动建设,建成后单餐配送量达5万份。用创新改革机制,激活市场跟着干,建立农投、农担、农交“新三农”机制,在融资担保、产业发展、农村产权交易等领域提供全域服务。以农民主体,实施德中路“十里微田园”打造,建立“路长制”等长效机制,开展“五类最美创建者”评选,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建立全省首家粮联体,规范发展农民专合社24个、家庭农场63个,带动农户超过11万人。
通过一起干,成效已凸显。如红伏村将人口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大力培养“领头雁”“多面手”,走“支部+企业+基地”“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之路,推广“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利益联结方式,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
实现人才聚力一条心
旌阳如何留住村里人、吸引城里人?激活“第一资源”,抓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培育吸引“新农人”,同心同向同行为乡村振兴赋能。
“走出去借脑借智、引进来创新创业、沉下去培育人才”成为旌阳汇聚乡村振兴人才的“三部曲”。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打造,该区巧借“外力”,主动对接国内优秀主创团队,与北京袈蓝建筑、浙江安吉规划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强化智力支撑。“三尺集、红光驿、村史馆、红光印等一个个文化地标,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很是养眼、养心。”外地游客在红伏村游玩时如此评价北京袈蓝建筑的设计力、创意美。
依托乡村振兴协同创新平台,定期开展“赋能高槐”乡村论坛等系列活动,通过众创营等方式汇聚人才。近年来,旌阳一大批本土培养出的“新农人”,筑巢引凤来的“新农人”,已成为该区乡村振兴的“兴农人”,他们建设美丽家乡、叙写美好乡情。如今,以新乡贤、企业家、返乡创业者为代表组成的“人才高地”正加快在旌阳形成。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体系,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后续服务、政策扶持“四位一体”模式,在专业团队和“新农人”引领下,建起了“职业农民之家”,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休闲农业经理人、农业科技特派员、“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激起乡村振兴“一池活水”。
探索无止境,实践无穷期。2020年,旌阳将持续发力,推动“三个全域”落地落实,加快“美好乡村”分级分类创建,抓好“幸福家庭”细胞工程,深化乡村治理“一核五治”,全面促进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让美好愿景变为生动图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旌阳的智慧和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唐渝川文/图)“灯的海洋,光的世界。”1月9日晚,德阳灯会在旌阳区德新镇和海田园综合体盛大启幕,吸引了...
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