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红色经典 传承优秀文化

德阳晚报 2020-01-16 09:38 大字

《江姐》选段。

□欧阳冰冰

6号路经德阳,应朋友之邀,约我去参加一场在旌阳区文化馆举办的民族歌剧红色经典唱段专场音乐会。由于行程之故,本想推托,但朋友说这是一场很特别的合唱音乐会,是将五部中国原创歌剧《白毛女》《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中的21首经典唱段改编的合唱,你应该没有听过,何况与你搞的专业还是相关的呢,听听吧!听朋友这么说,顿时提起了我的兴趣。

于是我与朋友如约而至。果真,这场专场合唱音乐会从形式到内容都相当有创意。整场音乐会从第一首歌曲开始,我就被舞台上的表演吸引了!那一首首经典唱段被独具匠心地改编成大合唱,再加上团员们情绪饱满的表演,听起来更让人振奋和感动。我数了数台上的男女声部的人数,几近百人。所以,整场音乐会我都是在毫无倦意中度过的。

总体而言,一个地方城市能排演出这样水准的合唱音乐会,从专业上讲并不多见!当我把这观点告诉朋友,朋友说音乐创作者本身就是专业音乐人员,而且过去还担任德阳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的职务。经朋友这一介绍,我自然明白这些歌剧独唱曲,改编成合唱有如此舞台效果的原因。这也使我联想起,前不久在京举行的台湾作曲家黄辅棠先生合唱作品音乐会。从形式上看前者是将传统歌剧进行改编创作,而后者则是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名句名言或诗辞歌赋谱上音乐。从音乐讲,前者是有乐可循,而后者则新辟乐路。前者的难点须比原曲更好,须锦上添花。后者的难点是独树一帜,让人耳目一新,难以忘怀。从两地音乐会效果来看,创作者双双都达到了目标。从音乐进化的角度来看,是先有了“唱”,然后才有了“奏”,“奏”只不过是“唱”的延伸。进而,我们可以把优秀的合唱视为唱的交响曲。因而,发达国家的音乐文化,将合唱视为重要音乐元素来对待。从音乐如此普及的今天来看,每个人都是自带“乐器”的演奏者,这乐器就长在各自的喉管上。但要将这喉管上的乐器发出好的优美之声,仍离不开对歌唱艺术的热爱与严格的科学训练。

音乐会的这些经典歌曲,几十年来听众早已耳熟能详,但这场合唱音乐会又给听众以耳目一新的印象,整场音乐会都牢牢抓住听众之心,且在好些唱段都产生出让人感动的艺术魅力。

当然,音乐会各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男声部的音色和气息运用还待提高,咬字的声韵母运用还应再讲究和加强训练,混声中各声部音色还需统一。乐队方面也还需提高各声部演奏水平和与指挥的配合能力。相信只有在合唱与乐队的高度融合中才能达到高水准的艺术效果!

这场音乐会在新年之际,完全可视为德阳音乐人对群众文化的一种美好献礼!祝愿德阳的音乐人在新的年代有新气象新探索和新的贡献!

新闻推荐

放寒假也没闲着 小学老师“闭关”研讨课改热点

放寒假了,休假的老师们并没有闲着,开始“闭关充电”。昨日上午,德阳市第一小学、青衣江路小学联合举行了2019年基础教育课程...

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