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老县城的生活用水
□谭金强
解放以前,德阳县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不是在沟渠,就是在蓄水的堰塘或是冬水田里取。居住在县城里的人,也有不少的人家,在穿城堰或护城河里取水回家,作为日常生活的饮用水。这条进入德阳城关的河流,是从县城北面途经牛儿铺,过永兴桥,再经过五台山分流。围绕着县城走向的叫护城河,从北向南直穿城而过的叫穿城堰。
有条件的地方就凿井取水。在井内的这种取水方法,当时大致分为五种:一是用绳子取水。方法是把绳子系在桶梁上,桶梁一侧捆绑一块石头,当水桶下落到井的水面上时,水桶则会失去平衡;水往桶内灌满后,取水人收绳上岸。二是用竹竿打水。用一根与水井深度适中的竹竿,竹竿端头的竹节处削一孔,取水时把桶梁上的绳子从孔里穿过系上,再把竹竿放入井内取水。三是吊竿取水。利用长在水井四周的两棵树木,用一根木棒固定在两棵树上,再用一根大小适中的杉杆架在这根横木中心成为十字状。固定在这十字杆上的杉木,能上下滑动。杉木尖头对准水井中心,在杉杆上再栓上一根与水井深度适中的竹竿,竹竿端头的竹节削孔,以便拴系桶梁上的绳子,这样在井内取水省力气。四是滚筒(辘轳)取水。在井沿两旁立一块或两块石板。一块石板的滚筒端有个摇把,扳动摇把取水;两块石板的要对称,上面凿同心孔,把木制滚筒两端的轴套在石板孔内,浇上清油,使打水时滚筒转动轻松。滚筒上固定有柄,便于取水时扳动滚筒,滚筒上的绳子围绕着滚筒收放井绳,打水也不太费力气。五是筒车取水和水车取水。这种方法多用于农田灌溉和机关和厂矿人多的地方,例如孝泉师范学校,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因师生多,就曾采用这种方法取水。
以前条件差,水虽然看起来清晰明底,但饮用水和洗菜、洗衣服等都在同一河沟里进行,水质无法保证。1964年,在县城北门(原简氏住居处)成立了自来水公司,从此,德阳县城关居民用上了无污染的生活用水。当时条件有限,只有在东西南北四条主街和一些巷子设置了放水总水管,附近的居民要挑着水桶,排班站队,依次序在总水管等候,轮到你才能放水挑回家中饮用。
七十年代初,有人利用钢管打压水井,这一方法在德阳城乡广为推行,但也免不了地表水的浸漏与污染。随着改革开放及1983年建市以后,自来水才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现在,德阳的每家每户,就连农村居民也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新闻推荐
文明交通宣传创建活动宣传志愿者参与创建活动街头文明劝导德阳,城如其名,关于“德”的故事从不缺乏:从东汉时期的“一门三孝...
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