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之城的柔性之美

德阳晚报 2019-10-11 20:32 大字

来德阳工作之前,可以说对德阳知之不多,除了一醒天下知的三星堆,二重、东汽、东工也时有耳闻,知道它是一座非常年轻的重工业城市。真正融入这座城市,是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那时,我刚从部队转业回地方,从德阳开始新的寻梦之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媒体工作的记者,也亲眼见证了德阳日新月异的城市变迁。

德阳起初给我的印象是外地人多、尤其是北方人不少,有着“移民”城市的居多属性,南北文化交融,说川普的和说标普的经常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摆龙门阵,听起来很有喜感。外地人多,当然是因为二重、东电、东汽等大型国字号企业落户德阳的主要原因。但当时市区人口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南街一带,城区北边过了署前街、西边过了华山路、南边过了珠江路、东边过了庐山路就显得有些冷清。路上的车流也很少,连接旌湖两岸的也只有东桥和彩虹桥、整个城市十分空旷。

德阳是全国闻名的重工业城市,有着辉煌的历史,也记录着我国三线建设在德阳热火朝天的峥嵘岁月。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二重、东汽、东工三足鼎立,成为过去本土的龙头支柱产业,经济总量曾占整个城市经济份额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在机械设备加工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四面八方的机械设备订单,每天雪片一样飞来,全市从事机械加工的企业就有300多家。曾听人开玩笑说,十个老板围在一桌吃饭,至少有一半是做机械加工生意的。而从二重、东汽走出的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大型装备喜讯,也常常会在央视《新闻联播》中家喻户晓,工业时代的喧嚣,在浓稠的重金属味道中的你追我赶,成为德阳区别其他城市的重要标签。

城市GDP高速增长,在高产、高能、高效的同时,也背负高耗、高排、高污的重负,产业格局中的速度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让城市环境建设也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和代价。记得东电原来有电镀分厂、铸造分厂,电镀分厂污染严重,全是重金属;铸造分厂则选择在夜间作业,还名曰错峰用电,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排污烟囱白天浓烟滚滚,市民怨声载道。上世纪90年代,东电关停了电镀分厂,再后来,又关停了铸造分厂。

2001年起,德阳开始实施以污水治理、环境治理、完善功能为重点的旌湖整治工程;2004年,德阳又启动“一片两岸三线”的城市森林工程建设,对旌湖沿岸实行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旌湖两岸由此打造起城市绿色森林长廊。2014年,德阳成为四川省内唯一入选全国12个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之一。倒逼德阳节能减排工作进入快车道,德阳进一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淘汰工业落后产能、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完成了从重工之城到山水园林城市的华丽转身。

后工业时代的德阳,早已经褪去了人们重金属感的传统呆板印象,零距离贴近它,你会感觉到昔日喧嚣的机器轰鸣声,早已在城市的角落里消隐。生机勃勃的城市,惭惭变得举重若轻、温情脉脉。绵延十六公里的旌湖逐渐形成湿地系统,在植入绿色生态元素的同时,还融入历史、雕塑、时尚等文化标签,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和德阳人带外地朋友观景散步的必选之地。

随着生态环境连续趋好,候鸟也越来越青睐这座山水生态园林城市,一到深秋季节,各种候鸟纷至沓来,据德阳林业部门数据显示,德阳市境内有野生鸟类260余种,在市区可见的野生鸟类超过200种,在旌湖生活和越冬的野生水鸟有雁鸭类、滨鹬类、鸥类等50余种,野生鸟类数量上万只,并且呈每年递增之势。

更值得一提的是,德阳政府在保证候鸟每年吃上“财政饭”的同时,今年又锦上添花在旌湖精心打造七座鸟岛,在鸟岛迎水面设置铅丝笼等进行加固,在岛上种植植被、设置树桩等,尽最大可能为候鸟越冬栖息和长期以旌湖为家的野生鸟类营造最佳的生态环境,人鸟同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正在形成,给这座传统工业城市增添了柔性之美。

如今,漫步在旌湖两岸,树影波光摇曳,每前行几百米,就会出现一座东西走向的大桥,像旌湖脖子上悬挂的一串串珍珠,连接着湖两岸千丝万缕的牵挂,绵延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沿岸的观光带,拉起一条长长的湖岸线,让人涌现出一种苏轼笔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浩叹。华灯齐放,月亮在天上又倒影在水中,你走多快浪花也走多快,你走多远浪花也走多远,时不时还听得见鸟儿展翅的脆响。这时,一种永不停息抵达彼岸的城市精神就会在心头滋生,给人一种永远向前向上的冲动。

“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我不记得是哪位名人曾说过这句话,但用来形容一直在奔跑中的德阳,似乎也妥妥的毫不逊色。

新闻推荐

开门开放,为学习教育注入活力

(上接第一版)公开搭建“考场”,增强学习教育实效性创新载体方法,开展形式多样、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和节目,推动党员干部对...

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